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境外上市的法律性质与监管框架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境外上市的法律性质 | 第11-13页 |
一、上市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二、境外上市的概念 | 第12页 |
三、境外上市的法律性质界定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境外上市的意义 | 第13-17页 |
一、境外上市是证券市场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| 第13-16页 |
二、境外上市是中国企业融资成长的重要途径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境外上市的法律监管框架 | 第17-21页 |
一、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对象:境外上市法律关系 | 第17-18页 |
二、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三、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的特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模式、程序及现状 | 第21-34页 |
第一节 境外上市的两种基本模式 | 第21-24页 |
一、直接上市 | 第21页 |
二、间接上市 | 第21-23页 |
三、两种模式之比较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两种模式各自的上市程序 | 第24-28页 |
一、直接上市程序 | 第24-27页 |
二、间接上市程序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中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现状 | 第28-34页 |
一、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的历程 | 第28-30页 |
二、境外上市的主要证券市场及其选择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中国对于企业境外上市的监管 | 第34-47页 |
第一节 监管机构 | 第34-35页 |
一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| 第34页 |
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 | 第34-35页 |
三、国资委、商务部、国家税务总局 | 第35页 |
第二节 监管依据 | 第35-41页 |
一、无异议函时期 | 第36-38页 |
二、并购新政策 | 第38-39页 |
三、新监管时代 | 第39-41页 |
第三节 监管措施 | 第41-43页 |
一、事前审批 | 第41-42页 |
二、事后监管 | 第42-43页 |
第四节 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| 第43-47页 |
一、监管机构 | 第43-44页 |
二、监管依据 | 第44-45页 |
三、监管措施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境外上市地对中国企业的监管 | 第47-62页 |
第一节 上市地的监管制度概述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发行上市审核制度 | 第48-52页 |
一、美国的发行上市注册制 | 第49-51页 |
二、英国的发行上市核准制 | 第51-52页 |
第三节 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2-57页 |
一、美国的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3-54页 |
二、香港的信息披露制度 | 第54-55页 |
三、跨境发行信息披露的国际合作 | 第55-57页 |
第四节 违规责任追究制度 | 第57-62页 |
一、引发法律责任的情形 | 第57-59页 |
二、承担法律责任的形式 | 第59-62页 |
第五章 中国与上市地之间的跨境监管合作 | 第62-71页 |
第一节 中国与外国的监管合作 | 第62-67页 |
一、多边合作模式 | 第62-64页 |
二、双边合作模式 | 第64-67页 |
第二节 内地与香港的监管合作 | 第67-71页 |
一、两地目前的监管合作机制 | 第67-68页 |
二、现行监管合作机制的不足与完善 | 第68-71页 |
结语 | 第71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后记 | 第81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