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绩效的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1. 导论 | 第12-16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对象及范围 | 第13页 |
·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| 第14-16页 |
2. 证券投资基金理论概述 | 第16-25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历程 | 第18-19页 |
·我国投资基金业的发展概况 | 第19-21页 |
·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理论比较 | 第21-23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分类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比较 | 第22-23页 |
·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意义 | 第23-25页 |
3. 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理论 | 第25-37页 |
·传统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 | 第25-26页 |
·三大经典风险调整绩效评估模型 | 第26-30页 |
·特雷诺指数(Treynor Index) | 第27-28页 |
·夏普指数(Sharpe Index) | 第28-29页 |
·詹森指数(Jensen Index) | 第29-30页 |
·三大经典绩效衡量指标的不同及运用 | 第30页 |
·适当改进后的指标 | 第30-31页 |
·信息比率 | 第30-31页 |
·M~2 测度 | 第31页 |
·多因素绩效评估模型 | 第31-33页 |
·Fama 和 French 的三因素模型 | 第32页 |
·Carhart 的四因素模型 | 第32-33页 |
·基金的择时能力与选股能力评估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T-M 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H-M 模型 | 第34页 |
·我国国内基金绩效研究概况 | 第34-37页 |
4. 我国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 | 第37-60页 |
·样本数据说明 | 第37-39页 |
·样本基金 | 第37页 |
·样本区间选择 | 第37-38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8页 |
·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| 第38页 |
·基准组合的选取 | 第38-3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39页 |
·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| 第39-60页 |
·净值收益率比较 | 第39-43页 |
·风险调整收益率指标比较 | 第43-48页 |
·证券选择能力和时机选择能力比较分析 | 第48-55页 |
·法玛的三因素模型分析 | 第55-60页 |
5. 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| 第60-65页 |
·本文结论 | 第60-61页 |
·我国基金业存在的问题 | 第61-62页 |
·思考与建议 | 第62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后记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