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饲料作物、牧草论文--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

54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成都的引种适应性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14页
 1 紫花苜蓿耐热性研究第9-11页
 2 紫花苜蓿抗湿性研究第11-12页
 3 紫花苜蓿在南方的引种概况第12-13页
 4 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3-14页
第二章 紫花苜蓿形态学特性研究第14-22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·供试材料第14-15页
   ·试验点自然条件概况第15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15页
   ·观察指标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物候期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形态学特性测定指标第16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16-20页
   ·物候期观测第16-18页
   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形态学特性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紫花苜蓿形态学特征间及与产量的相关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综合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形态学性状第19-20页
 3 讨论第20-21页
 4 结论第21-22页
第三章 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比较研究第22-35页
 1 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·试验地概况第2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22页
   ·田间试验设计第22页
   ·观测项目及测定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单株产量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株高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分枝数测定第22页
     ·营养品质测定第22-23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23-32页
   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单株产量比较研究第23页
   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株高比较研究第23页
   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分枝数比较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营养品质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茎叶比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·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第24-26页
   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第26-32页
 3 讨论第32-33页
 4 结论第33-35页
第四章 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耐热性研究第35-41页
 1 材料与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·盆栽试验设计第35页
   ·测定指标第35-36页
     ·相对电导率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36页
     ·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第36页
 2 结果与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·相对电导率第36-37页
   ·丙二醛含量第37-38页
   ·过氧化物酶活性第38页
   ·耐热性综合评价第38-39页
 3 讨论第39-40页
 4 结论第40-41页
第五章 讨论与展望第41-43页
 1 讨论第41页
   ·对照品种在试验当地的表现第41页
   ·紫花苜蓿品种的秋眠性与生产性能、耐热性的关系第41页
   ·紫花苜蓿田间种植方式的探讨第41页
 2 研究与展望第41-42页
 3 本试验研究的不足之处第42-43页
参考文献:第43-48页
附图与附表第48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转基因抗虫棉对土地利用效益的影响研究--以四川省为例
下一篇:紫羊茅新品系生产性能、坪用价值及抗旱性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