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含义及关系 | 第11-18页 |
(一) 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的内涵 | 第11-16页 |
1. 党内和谐的内涵 | 第11-13页 |
2. 社会和谐的内涵 | 第13-16页 |
(二) 党内和谐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 | 第16-18页 |
1. 党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应有之义 | 第16-17页 |
2. 社会和谐是党内和谐的外在反映和制约因素 | 第17-18页 |
二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提出依据与现实价值 | 第18-26页 |
(一)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提出依据 | 第19-23页 |
1. 党的性质、宗旨和地位的内在要求 | 第19-20页 |
2. 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| 第20-21页 |
3. 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 | 第21-23页 |
(二) 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价值 | 第23-26页 |
1. 有利于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| 第23-24页 |
2. 有利于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| 第24-25页 |
3. 有利于党带领人民共建共享和谐社会 | 第25-26页 |
三、增进党内和谐的多维构建 | 第26-41页 |
(一)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,增进党内思想和谐 | 第26-29页 |
1. 必须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 | 第28页 |
2. 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| 第28-29页 |
3. 必须端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态度 | 第29页 |
(二) 以造就高素质党员、干部队伍为重点,增进党内组织和谐 | 第29-32页 |
1. 必须全面坚持党的干部路线和原则 | 第30-31页 |
2. 必须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执政本领 | 第31页 |
3. 必须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| 第31-32页 |
(三)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,增进党内作风和谐 | 第32-34页 |
1. 党要坚持领导带头 | 第33页 |
2. 党要心系人民群众 | 第33-34页 |
3. 党要切实解决问题 | 第34页 |
(四) 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,增进党内制度和谐 | 第34-37页 |
1. 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,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| 第35-36页 |
2. 改革党内选举制度,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 | 第36页 |
3. 进一步规范党的集体领导制度 | 第36-37页 |
(五) 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| 第37-41页 |
1. 大力加强党员干部教育 | 第38-39页 |
2. 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 | 第39页 |
3. 大力强化监督 | 第39-40页 |
4. 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 | 第40-41页 |
四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选择 | 第41-57页 |
(一)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| 第41-44页 |
1. 拓宽渠道,健全民主参与机制 | 第42页 |
2. 强化公开,健全民主监督机制 | 第42-43页 |
3. 创新制度,健全民主选举机制 | 第43页 |
4. 讲究步骤,健全民主科学机制 | 第43-44页 |
(二) 以党内团结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| 第44-46页 |
1. 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和体制 | 第45页 |
2. 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| 第45-46页 |
3.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| 第46页 |
4. 健全国家安全体制 | 第46页 |
(三) 以党内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| 第46-49页 |
1. 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| 第47-48页 |
2. 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| 第48页 |
3.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8页 |
4. 积极促进就业 | 第48-49页 |
(四) 以党的优良作风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| 第49-57页 |
1. 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| 第51页 |
2. 加强和改进党的学风建设 | 第51-53页 |
3. 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建设 | 第53-54页 |
4. 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建设 | 第54页 |
5. 加强和改进干部生活作风建设 | 第54-57页 |
结束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资料 | 第58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