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0 引言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 | 第12-15页 |
·基于制度成本的理论 | 第12页 |
·基于制度收益的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收益增加理论包括市场势力、效率、谋取重组价值等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市场势力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效率理论 | 第13页 |
·谋取重组价值理论 | 第13页 |
·协同效应理论 | 第13页 |
·多样化经营理论 | 第13页 |
·价值低估效应理论 | 第13页 |
·信息效应与信号效应理论 | 第13页 |
·基于委托代理的理论 | 第13-14页 |
·代理成本降低论 | 第14页 |
·经理价值论 | 第14页 |
·现金流量理论 | 第14页 |
·基于再分配的重组理论 | 第14-15页 |
·税收收益理论 | 第15页 |
·来自债券持有人的再分配理论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1 资产重组的定义 | 第16-19页 |
·资产重组广义和狭义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·资产(Assets) | 第16页 |
·重组(Reconstruction) | 第16页 |
·资产重组(Recapitalization or Asset restructuring) | 第16-17页 |
·按照重组的经济元素划分 | 第16页 |
·按照重组的范围划分 | 第16-17页 |
·不同的学科对资产重组的解释 | 第17-18页 |
·会计学角度下的资产重组 | 第17-18页 |
·经济学角度下的资产重组 | 第18页 |
·西方国家对资产重组概念的观点 | 第18-19页 |
2 西方国家并购的五次浪潮及全球并购的最新发展 | 第19-24页 |
·第一次并购浪潮 | 第19页 |
·第二次并购浪潮 | 第19-20页 |
·第三次并购浪潮 | 第20-21页 |
·第四次并购浪潮 | 第21-22页 |
·第五次并购浪潮 | 第22-23页 |
·进入21世纪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并购情况 | 第23-24页 |
3 资产重组的动因 | 第24-29页 |
·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| 第24页 |
·追求规模经济 | 第24页 |
·获取范围经济(Economy of Scope)利益 | 第24-25页 |
·节约交易费用 | 第25页 |
·谋求市场势力,提高市场占有率 | 第25页 |
·追求经理效用最大化 | 第25-26页 |
·政府宏观调控 | 第26页 |
·逃避税赋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资产重组的动因 | 第27-29页 |
4 资产重组的类型 | 第29-30页 |
·按照整合行业的角度分类 | 第29页 |
·按照资产重组的运作模式的不同分类 | 第29-30页 |
5 我国资产重组的发展过程及阶段特点 | 第30-33页 |
·试点起步阶段 | 第30页 |
·1987年至1991年,第一轮资产重组 | 第30-31页 |
·1992年至1995年,第二轮资产重组 | 第31页 |
·1996至1997年,资产重组的探索阶段 | 第31页 |
·1998年至今,第三轮资产重组 | 第31-33页 |
6 我国资产重组的模式 | 第33-56页 |
·并购 | 第33-47页 |
·并购的定义 | 第33-34页 |
·并购的基本分类 | 第34-36页 |
·案例 | 第36-39页 |
·“买壳上市”、“借壳上市”、“整体上市”的概念 | 第39-47页 |
·买壳上市 | 第40-43页 |
·借壳上市 | 第43-46页 |
·整体上市 | 第46-47页 |
·股权转让 | 第47-50页 |
·股权转让的定义 | 第47-48页 |
·股权转让方式 | 第48页 |
·股份转让主体的资格 | 第48页 |
·涉及的法律法规 | 第48-49页 |
·股权转让流程示意图 | 第49页 |
·案例 | 第49-50页 |
·资产剥离 | 第50-51页 |
·资产剥离的定义 | 第50页 |
·资产剥离的类型 | 第50-51页 |
·资产剥离案例 | 第51页 |
·资产置换 | 第51-53页 |
·资产置换的定义及分类 | 第51页 |
·资产置换案例 | 第51-53页 |
·托管 | 第53-54页 |
·托管的定义 | 第53页 |
·案例 | 第53-54页 |
·捐赠 | 第54-55页 |
·其他方式 | 第55页 |
·重组方式的四大转变 | 第55-56页 |
7 资产重组的交易方式 | 第56-63页 |
·承担债务式重组 | 第56-61页 |
·承担债务式重组的定义 | 第56页 |
·案例 | 第56-61页 |
·现金购买资产式重组及其案例 | 第61页 |
·资产换股式重组及其案例 | 第61-63页 |
8 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有关法律法规 | 第63-65页 |
·组织结构操作层面 | 第63页 |
·股权操作操作层面 | 第63页 |
·资产重组及财务会计处理操作层面 | 第63-65页 |
9 极端的资产重组—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 | 第65-70页 |
·我国的企业破产法 | 第65页 |
·新破产法关注的重点 | 第65-66页 |
·破产的具体程序 | 第66页 |
·我国债务重组的会计与税收规定 | 第66-68页 |
·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案例分析 | 第68-70页 |
10 问题综述 | 第70-74页 |
·全球目前宏观经济环境 | 第70页 |
·我国目前宏观经济环境 | 第70-71页 |
·科学发展观 | 第71页 |
·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公司资产重组 | 第71-72页 |
·笔者实际工作中的资产重组 | 第72-74页 |
11 反思 | 第74-78页 |
·交叉持股问题 | 第74页 |
·交叉持股的由来及我国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现状 | 第74-75页 |
·交叉持股使资产增值的原因及其弊端 | 第75-76页 |
·我国会计准则对交叉持股的规定及在资产重组中的恰当运用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1页 |
详细摘要 | 第81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