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预防、卫生学论文--养生论文

朱权医药养生文献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前言第12-15页
第一章 朱权生平简介第15-21页
 第一节 驰骋沙场第15-17页
  一、戍边守国第15-16页
  二、参与靖难第16页
  三、改封南昌第16-17页
 第二节 委身学术第17-19页
  一、扶植文化第17-18页
  二、刊布书籍第18-19页
  三、勤奋著述第19页
 第三节 托志翀举第19-21页
  一、夙有道缘第19-20页
  二、崇道奉道第20页
  三、修道炼养第20-21页
第二章 朱权著作概述第21-29页
 第一节 基本情况第21-24页
  一、编著方式第21页
  二、署名第21-22页
  三、印章第22-23页
  四、押记第23-24页
 第二节 朱权著述概况第24-25页
  一、著作数量及分类第24页
  二、存世版本及馆藏情况第24-25页
 第三节 朱权医药养生著作概况第25-29页
  一、著作数量第25-28页
  二、著作分类第28-29页
第三章 朱权现存医学著作研究第29-61页
 第一节 活人心法第29-37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29-30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30-31页
  三、相关考证第31-37页
 第二节 寿域神方第37-45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37-38页
  二、内容特点第38-41页
  三、相关考证第41-45页
 第三节 乾坤生意第45-52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45-46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46-47页
  三、本书特点第47-52页
 第四节 神隐第52-56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52-53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53-54页
  三、相关研究第54-56页
 第五节 救命索第56-61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56-57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57页
  三、思想特点第57-61页
第四章 朱权散佚医学著作研究第61-69页
 第一节 运化玄枢第61-65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61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61-64页
  三、本书特点第64-65页
 第二节 庚辛玉册第65-68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65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65-66页
  三、本书价值第66-68页
 第三节 乾坤生意秘韫第68-69页
  一、基本情况第68页
  二、主要内容第68-69页
第五章 朱权刊刻医学著作研究第69-77页
 第一节 神应经第69-72页
 第二节 十药神书第72-73页
 第三节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第73-76页
 第四节 小儿灵秘方第76-77页
第六章 朱权养生思想研究第77-99页
 第一节 以道养生思想第77-79页
  一、道是一种自然规律第77页
  二、道是一种治心大法第77-78页
  三、道是一种精神意识第78页
  四、道是一种人生信仰第78-79页
 第二节 神隐养生思想第79-84页
  一、神隐是一种精神境界第80-81页
  二、神隐是一种价值取向第81-82页
  三、神隐是一种人生识悟第82-83页
  四、神隐是一种生活形态第83-84页
 第三节 中和养生思想第84-88页
  一、中和养生原始第84-85页
  二、朱权"中和汤"第85-86页
  三、"中和汤"的养生意义第86-88页
 第四节 情趣养生思想第88-94页
  一、拥抱自然,圆融万类第88-89页
  二、纵横人我,庄稼情怀第89-90页
  三、旷志物外,青天一鹤第90-91页
  四、读书观画,神游千古第91页
  五、鼓琴弄笛,太和声韵第91-92页
  六、艺花莳草,采菊东篱第92-93页
  七、养鹤饲龟,钟灵陶性第93页
  八、泛舟天下,风波随意第93-94页
 第五节 丹道养生思想第94-96页
  一、思想基础第94-95页
  二、修炼功夫第95页
  三、炼丹意义第95-96页
 第六节 综合养生思想第96-99页
  一、导引养生第96页
  二、四时养生第96-97页
  三、饮食养生第97页
  四、药饵养生第97-98页
  五、起居养生第98-99页
结论第99-100页
附录一 朱权研究概述第100-103页
附录二 朱权著述情况第103-126页
 第一节 著录情况第103-108页
 第二节 分类述录第108-121页
 第三节 存世著作馆藏情况第121-126页
附录三 朱权散佚医药著作辑录第126-156页
 第一节 运化玄枢第126-146页
 第二节 庚辛玉册第146-151页
 第三节 乾坤生意秘韫第151-156页
参考文献第156-160页
致谢第160-161页
个人简历第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冠心病稳定期患者“瘀毒致变”假说及其临床表征的研究
下一篇:背俞穴埋线法治疗脾气虚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