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1页 |
1 蜜蜂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·蜜蜂基因组测序 | 第10-11页 |
·蜜蜂基因组的特征 | 第11页 |
·蜜蜂基因组中的功能基因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性别决定基因 | 第11页 |
·免疫通路和防御机制相关基因 | 第11-12页 |
·气味识别基因 | 第12页 |
·社会分工相关基因 | 第12页 |
·DNA 甲基化 | 第12页 |
·蜜蜂群体遗传学及进化研究 | 第12页 |
·王浆主蛋白基因 | 第12-13页 |
·级型分化相关基因 | 第13页 |
2. 丙糖磷酸异构酶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9页 |
·TPI 的空间结构和催化机理 | 第14-17页 |
·TPI 的分子生物学和酶学研究 | 第17-19页 |
3.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1页 |
1 材料与试剂 | 第21-24页 |
·菌株和质粒 | 第21页 |
·酶和试剂 | 第21页 |
·培养基 | 第21页 |
·碱性质粒抽提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核酸电泳的相关试剂 | 第22页 |
·SDS-PAGE 蛋白质电泳试剂的配制 | 第22-23页 |
·其他常用缓冲液和试剂 | 第23-24页 |
2 实验常用仪器设备 | 第24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24-31页 |
·蜜蜂总 RNA 的提取 | 第24-25页 |
·RT-PCR 扩增蜜蜂TPI 基因片段 | 第25页 |
·PCR 产物的克隆 | 第25-29页 |
·PCR 产物的回收 | 第25-27页 |
·连接反应 | 第27页 |
·大肠杆菌E.coli TG1 感受态细胞制备 | 第27-28页 |
·连接产物的转化 | 第28页 |
·重组质粒的筛选 | 第28-29页 |
·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29页 |
·酶切目的片段回收 | 第29页 |
·SDS-PAGE 蛋白质电泳 | 第29-30页 |
·SDS-PAGE 凝胶的染色和脱色 | 第30页 |
·AMTPI 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AMTPI 基因的克隆和验证 | 第31-35页 |
1. 材料和方法 | 第31页 |
·材料 | 第31页 |
·方法 | 第31页 |
·蜜蜂总 RNA 的提取 | 第31页 |
·引物设计和RT-PCR 扩增 | 第31页 |
2.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 讨论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AMTPI 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分子进化研究 | 第35-64页 |
1 AMTPI 基因开放阅读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5-42页 |
·AMTPI 基因开放阅读框的检索和序列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基于NCBI/Blast 软件的AMTPI 基因的定位及同源性分析 | 第38-42页 |
2 AMTPI 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AMTPI 编码氨基酸序列组成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基于NCBI/Blast 软件的AMTPI 蛋白质同源性分析 | 第44-47页 |
·AMTPI 氨基酸特征位点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AMTPI 编码蛋白序列的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AMTPI 编码蛋白序列的结构域预测和亚细胞定位分析 | 第50-53页 |
·AMTPI 蛋白质序列二、三级结构预测和分析 | 第53-56页 |
3 构建基于TPI 氨基酸序列的分子进化树 | 第56-62页 |
4 讨论 | 第62-64页 |
第五章 AMTPI 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、表达与纯化 | 第64-72页 |
1. 材料和方法 | 第64-66页 |
·材料 | 第64页 |
·方法 | 第64-66页 |
·原核表达载体pGEX-4T-2-AMTPI 的构建 | 第64页 |
·重组质粒转化BL21 | 第64页 |
·菌体的诱导表达 | 第64页 |
·SDS-PAGE 电泳 | 第64-65页 |
·表达产物的纯化与浓缩 | 第65-6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1页 |
·重组质粒pGEX-4T-2-AMTPI 的鉴定结果 | 第66-67页 |
·pGEX-4T-2-AMTPI 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| 第67-69页 |
·GST-AMTPI 融合蛋白的纯化与浓缩 | 第69-71页 |
3 讨论 | 第71-72页 |
第六章 AMTPI 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72-75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72页 |
·材料 | 第72页 |
·方法 | 第72页 |
·AMTPI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72页 |
2 结果 | 第72-75页 |
·pMD18-T/AMTPI 质粒PCR | 第72-73页 |
·重组质粒pEGFP-C1/AMTPI PCR 鉴定与酶切鉴定 | 第73-75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75-77页 |
1 小结 | 第75-76页 |
2 创新 | 第76页 |
3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3页 |
附录一 测序报告 | 第83-84页 |
附录二 中英文简写对照表 | 第84-85页 |
附录三 提交GenBank 的AMTPI 序列(GenBank:EU760983.1) | 第85-86页 |
附录四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