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| 第11-35页 |
一、中医学对胆及胆石症的认识 | 第11-19页 |
1. 胆的形态位置 | 第11页 |
2. 胆的生理功能 | 第11-13页 |
3. 祖国医学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认识 | 第13-14页 |
4. 病因病机 | 第14-15页 |
5. 辨证分型 | 第15页 |
6. 治疗现况 | 第15-17页 |
7. 中医其它疗法 | 第17-18页 |
8. 疗效机理分析 | 第18-19页 |
二、现代医学研究 | 第19-25页 |
1.胆道系统生理功能及解剖特点 | 第19-20页 |
2. 病因病理 | 第20-25页 |
三、大柴胡汤加减汤方证分析 | 第25-35页 |
1. 大柴胡汤的经典方证 | 第25-26页 |
2. 大柴胡汤证的病机 | 第26页 |
3. 方义分析 | 第26-28页 |
4. 方药分析 | 第28-30页 |
5. 古代医家对大柴胡汤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6. 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 | 第31-35页 |
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| 第35-44页 |
一、总体设计 | 第35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35-39页 |
1. 病例来源 | 第35页 |
2. 诊断标准 | 第35-36页 |
3. 纳入标准 | 第36-37页 |
4. 排除标准 | 第37页 |
5. 随机与对照 | 第37页 |
6. 治疗方法 | 第37-38页 |
7. 观察指标 | 第38页 |
8. 疗效标准 | 第38页 |
9. 统计方法 | 第38-39页 |
三、研究结果 | 第39-44页 |
1. 一般资料 | 第39页 |
2. 总体疗效比较 | 第39-41页 |
3.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 | 第41-42页 |
4.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| 第42页 |
5. 治疗前后肝功能(AST、ALT)观察 | 第42页 |
6. 治疗前后WBC观察 | 第42-43页 |
7. 对结石的作用 | 第43页 |
8. 治疗前后胆囊B超影像学比较 | 第43-44页 |
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44-49页 |
一、少阳枢机不利是发病之本 | 第44-45页 |
二、大柴胡汤加减的组方原则及配伍意义 | 第45-46页 |
三、大柴胡汤加减的现代研究 | 第46-47页 |
四、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9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