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(一) 国内外对民生主义研究的现状 | 第10-12页 |
(二) 主要解决的问题 | 第12-13页 |
(三) 选题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一、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评价 | 第14-40页 |
(一) 发展农业生产,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 | 第14-24页 |
(二) 发展实业,奠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| 第24-31页 |
(三) 规范金融运作,促进经济发展 | 第31-35页 |
(四) 重视商业发展,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| 第35-38页 |
(五) 力促社会平等、共创社会和谐 | 第38-40页 |
二、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民生主义形成的因素 | 第40-47页 |
(一) 社会和家庭奠定了民生主义的基础 | 第40页 |
(二) 人们反抗压迫的传统加速了民生主义的形成 | 第40-41页 |
(三) 儒家思想成为民生主义形成的底蕴 | 第41-43页 |
(四) 务实性格铸造了民生主义 | 第43-44页 |
(五) 国外思潮促成了民生主义 | 第44-47页 |
三、民生主义思想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(一) 民生主义是对民族主义、民权主义的重要补充 | 第47-48页 |
(二) 民生主义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中的地位 | 第48页 |
(三) 民生主义对国共两党的影响 | 第48-51页 |
四、对我国未来民生政策发展战略的价值 | 第51-54页 |
(一) 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| 第51-52页 |
(二) 有利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