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、技术水平、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| 第12-19页 |
·铝/钢的压焊 | 第13-15页 |
·铝/钢的钎焊 | 第15-16页 |
·铝/钢的熔焊 | 第16-19页 |
·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复合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金属键理论 | 第20页 |
·扩散理论 | 第20页 |
·能量理论 | 第20页 |
·Borisov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感应加热的基本知识 | 第21-24页 |
·感应加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| 第21页 |
·感应加热的基本原理 | 第21-23页 |
·透入深度和集肤效应 | 第23页 |
·感应加热频率对界面结合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双臂电桥测电阻的基本原理 | 第24-25页 |
·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26-28页 |
·实验材料及试样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26页 |
·试样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材料的表面处理 | 第2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高频感应焊料的研究 | 第27页 |
·高频感应钎焊工艺对导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| 第27页 |
·铝/钢界面组织与性能分析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高频感应焊料的研制 | 第28-40页 |
·引言 | 第28页 |
·焊料的组成及特殊要求 | 第28-29页 |
·焊料中各组分作用及要求 | 第29-31页 |
·钎料组分的作用及要求 | 第29-30页 |
·钎剂组分的作用及要求 | 第30页 |
·粘结剂组分的作用及要求 | 第30-31页 |
·焊料的配制 | 第31-35页 |
·钎料组分的选择 | 第31页 |
·钎剂组分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粘结剂的选择 | 第32-34页 |
·钎料与钎剂比例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| 第35-38页 |
·焊料的润湿性能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焊料的溶蚀性能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高频感应焊接工艺对导电性能的影响 | 第40-50页 |
·引言 | 第40页 |
·实验仪器设备 | 第40-41页 |
·高频感应线圈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·高频感应线圈截面尺寸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·高频感应线圈内径的设计 | 第42页 |
·不同工艺下高频感应焊接导电性能的研究 | 第42-45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2页 |
·导电性能测定 | 第42-45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5-49页 |
·铝/钢复合焊片电阻率随钎焊工艺参数的变化特征 | 第45-46页 |
·铝/钢复合焊片在不同工艺下的接头形貌 | 第46-48页 |
·铝/钢复合钎焊焊片与爆炸焊片导电性能的对比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铝/钢高频感应钎焊的界面组织结构 | 第50-57页 |
·引言 | 第5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50-51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51-56页 |
·铝/钢复合材料界面区显微组织形貌 | 第51-52页 |
·铝/钢复合材料界面显微硬度 | 第52-53页 |
·铝/钢复合材料界面区的电子探针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铝/钢复合材料界面区的X射线衍射分忻 | 第54-55页 |
·铝/钢钎焊界面的结合机理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