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平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研究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·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森林生态安全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3-17页 |
·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森林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2 研究区概况 | 第19-21页 |
·基本概况 | 第19页 |
·气候状况 | 第19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19-20页 |
·植被类型 | 第20-21页 |
3 影响森林生态安全相关因素分析 | 第21-27页 |
·相关因素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经济因素 | 第21页 |
·社会因素 | 第21-22页 |
·资源因素 | 第22-23页 |
·环境因素 | 第23-24页 |
·科技、文化因素 | 第24页 |
·森林生态安全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函数表达式构建 | 第24-26页 |
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| 第25-26页 |
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部门响应指数 | 第26页 |
·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压力指数 | 第26页 |
·小结 | 第26-27页 |
4 延平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7-35页 |
·构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| 第27-28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7页 |
·系统安全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生态承载力理论 | 第28页 |
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筛选延平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原则 | 第30页 |
·构建延平区森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0-34页 |
·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0-32页 |
·评价指标说明 | 第32-34页 |
·小结 | 第34-35页 |
5 延平区森林生态安全等级确定的研究 | 第35-46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 | 第35-37页 |
·矩阵构造及层次单排序 | 第35页 |
·层次总排序结果 | 第35-36页 |
·组合一致性检验 | 第36-37页 |
·确定森林生态安全等级 | 第37-45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| 第37-38页 |
·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延平区森林生态安全等级确定 | 第38-43页 |
·单因子贡献综合指数评价 | 第43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6 结论与讨论 | 第46-48页 |
·结论 | 第46-47页 |
·讨论 | 第47-48页 |
·研究亮点 | 第47页 |
·不足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