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波辅助制备高比表面积四氧化三锰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25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结构与性质 | 第10-14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性质 | 第10-11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结构 | 第11-14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用途 | 第14-15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生产现状 | 第15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8页 |
| ·焙烧法 | 第15-16页 |
| ·还原法 | 第16-17页 |
| ·电解法 | 第17页 |
| ·水热催化氧化法 | 第17-18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质量标准 | 第18页 |
| ·微波化学 | 第18-23页 |
| ·微波加热的原理 | 第18-21页 |
| ·微波化学的基本原理 | 第21页 |
| ·微波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| 第21-22页 |
| ·微波辅助合成在无机纳米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| 第22-2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目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2 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25-32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5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| ·实验方法及步骤 | 第25页 |
| ·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表征 | 第25-28页 |
| ·X 射线衍射(XRD) | 第25-26页 |
| ·比表面积(BET) | 第26-27页 |
| ·扫描电镜(SEM) | 第27页 |
| ·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(FT-IR) | 第27页 |
| ·粒度分布 | 第27-28页 |
| ·磁化率 | 第28页 |
| ·样品中硫含量的确定 | 第28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锰含量的测定 | 第28-32页 |
| ·硫酸铵-硫酸选择性溶解法 | 第28-31页 |
| ·高氯酸氧化-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| 第31页 |
| ·样品锰含量方法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3 软锰矿浸出液的净化 | 第32-37页 |
| ·软锰矿浸出液的净化工艺流程 | 第32页 |
| ·FE~(3+)、AL~(3+)的去除 | 第32-34页 |
| ·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| 第34-36页 |
| ·CA~(2+)、MG~(2+)的去除 | 第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4 微波辅助制备四氧化三锰 | 第37-50页 |
| ·样品的制备 | 第37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反应体系pH 值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微波辐射时间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微波功率的影响 | 第40页 |
| ·氨水滴加速度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·干燥温度的影响 | 第42页 |
| ·四氧化三锰的表征和分析 | 第42-48页 |
| ·Mn_3O_4 的离子分布方式及晶格常数的计算 | 第42-43页 |
| ·XRD 分析结果 | 第43-44页 |
| ·BET 分析结果 | 第44-46页 |
| ·SEM 分析 | 第46页 |
| ·红外分析 | 第46页 |
| ·粒度分布 | 第46-47页 |
| ·磁化率 | 第47-48页 |
| ·离子色谱测定硫含量 | 第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5 微波辅助合成四氧化三锰机理探讨 | 第50-53页 |
| ·硫酸锰液相制备四氧化三锰原理 | 第50页 |
| ·微波液相合成机制 | 第50-53页 |
| ·微波液相加热的特点 | 第50-51页 |
| ·微波加热与传统水浴加热的对比 | 第51-53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·结论 | 第53页 |
| ·展望 | 第53-54页 |
| 致谢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