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小说序跋价值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的文化认知价值 | 第11-40页 |
第一节 序跋折射的时代文化内涵 | 第11-25页 |
一、对作品的“历时认知” | 第11-17页 |
二、对作品的“共时认知” | 第17-20页 |
三、以序跋为“代言”工具 | 第20-25页 |
第二节 序跋文本价值举隅 | 第25-40页 |
一、从某类小说序跋认知其价值 | 第25-29页 |
二、序跋与文本的合榫与扞格 | 第29-40页 |
第二章 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的理论价值 | 第40-73页 |
第一节 理论归纳:虚实论的演变与小说观念的发展 | 第40-45页 |
第二节 地位变迁:小说地位随角色轻重而升降 | 第45-50页 |
第三节 创作方法:小说编创方式的全面总结 | 第50-58页 |
一、纪录见闻 编撰小说 | 第50-53页 |
二、演义史实 构制鸿篇 | 第53-55页 |
三、依据旧籍 敷衍成书 | 第55-57页 |
四、设幻虚构 创制新作 | 第57-58页 |
第四节 小说理论举隅 | 第58-73页 |
一、形象论 | 第59-64页 |
二、语言论 | 第64-69页 |
三、结构论 | 第69-73页 |
第三章 中国古代小说序跋的文献史料价值 | 第73-86页 |
第一节 本事、材料来源 | 第73-76页 |
第二节 作者史料 | 第76-82页 |
一、确定、考订小说作者 | 第76-79页 |
二、勾勒、描述作者情况 | 第79-82页 |
第三节 版本史料 | 第82-86页 |
一、版本鉴定价值 | 第83-84页 |
二、版本史价值 | 第84-86页 |
结语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1页 |
后记 | 第91-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