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诉权本体论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1 绪论 | 第6-10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6-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7-8页 |
·对本体论的说明 | 第8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·文章的结构安排 | 第9-10页 |
2 行政诉权概念的重构 | 第10-17页 |
·现有行政诉权概念之比较 | 第10-15页 |
·目前关于行政诉权概念的不同观点 | 第10-12页 |
·对行政诉权概念不同观点的评价 | 第12-15页 |
·对行政诉权概念的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界定行政诉权概念时要考虑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对行政诉权概念的说明 | 第16-17页 |
3 行政诉权的本质 | 第17-31页 |
·对行政诉权本质的语义学考察 | 第17-21页 |
·作为一种救济权的行政诉权 | 第17-19页 |
·作为一种政治权利的行政诉权 | 第19-21页 |
·对行政诉权本质的历史学考察 | 第21-24页 |
·从诉权到民事诉权 | 第21-23页 |
·从民事诉权到行政诉权 | 第23-24页 |
·行政诉权的特征 | 第24-31页 |
·第二性权利和第一性权利的统一 | 第24-26页 |
·权利救济性和权利创设性的统一 | 第26-27页 |
·权利主体单方性和诉权行使限定性的统一 | 第27-29页 |
·启动原因多样性和启动效果双重性的统一 | 第29-30页 |
·本质相通性和表现形式差异性的统一 | 第30-31页 |
4 行政诉权构成要件 | 第31-43页 |
·行政诉讼构成要件概说 | 第31-34页 |
·关于行政诉权构成要件的不同学说 | 第31-32页 |
·对行政诉权构成要件不同学说的评价 | 第32-34页 |
·行政诉权的具体构成要件 | 第34-43页 |
·诉权主体适格 | 第34-40页 |
·诉的利益 | 第40-43页 |
5 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