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一 引言 | 第11-17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16-17页 |
二 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相关理论 | 第17-20页 |
·土地利用/土地覆被变化的基本概念 | 第17-18页 |
·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土地利用/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主要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统计分析法 | 第19页 |
·系统分析法 | 第19页 |
·模型化方法 | 第19-20页 |
三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| 第20-29页 |
·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| 第20-22页 |
·自然条件概况 | 第20-21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乌鲁木齐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| 第22-29页 |
·耕地利用现状 | 第25页 |
·园地利用现状 | 第25-26页 |
·林地利用现状 | 第26页 |
·牧草地利用现状 | 第26页 |
·其他农用地利用现状 | 第26页 |
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利用现状 | 第26-27页 |
·交通运输用地利用现状 | 第27页 |
·水利设施用地利用现状 | 第27-28页 |
·未利用地利用现状 | 第28页 |
·其他土地利用现状 | 第28-29页 |
四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| 第29-42页 |
·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 | 第29-34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 | 第29-32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 | 第32-34页 |
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| 第34-35页 |
·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| 第35-38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| 第38-42页 |
·耕地相对变化 | 第39页 |
·园地相对变化 | 第39-40页 |
·林地的相对变化 | 第40页 |
·牧草地的相对变化 | 第40页 |
·其他农用地的相对变化 | 第40页 |
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相对变化 | 第40页 |
·交通运输用地的相对变化 | 第40-41页 |
·水利设施用地的相对变化 | 第41页 |
·未利用地得相对比变化 | 第41页 |
·其它土地相对变化 | 第41-42页 |
五 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驱动力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 | 第42-46页 |
·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| 第42-43页 |
·驱动因子的选择选择与主成分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的相关分析 | 第46-56页 |
·耕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分析 | 第51-56页 |
六 结语 | 第56-61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56-58页 |
·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建议与对策 | 第58-61页 |
·做好土地资源总体规划, 加大土地市场秩序整治力度 | 第58页 |
·改变土地利用布局,提高集约利用 | 第58-59页 |
·控制人口增长,减轻土地资源压力 | 第59页 |
·加强土地开发、整理、整治力度 | 第59页 |
·调整产业结构,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| 第59-61页 |
七 论文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研究生期间主要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