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地层层序特征与油气成藏条件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8页
创新点摘要第8-11页
前言第11-34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1-12页
   ·层序地层学和隐蔽油气藏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-28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28-31页
   ·主要工作量与创新点第31-34页
第一章 区域地质概况第34-42页
   ·海拉尔—塔木察格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第34-40页
   ·地层特征第40-41页
   ·乌尔逊坳陷在盆地中位置及隶属关系第41-42页
第二章 乌尔逊坳陷构造特征及演化规律第42-83页
   ·构造格局及特征第42-50页
   ·构造样式与圈闭的形成第50-61页
   ·断裂特征及演化历史第61-83页
第三章 大磨拐河组地层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第83-114页
   ·层序地层学基本理论第83-85页
   ·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方法第85-88页
   ·超层序界面特征及与传统分层对比第88-96页
   ·超层序内部体系域特征与四级层序划分对比第96-105页
   ·各层序界面等t0图与构造图的编制第105-114页
第四章 大磨拐河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第114-174页
   ·沉积体系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第114-115页
   ·沉积体系类型及其特征第115-128页
   ·地层厚度分布特征第128-133页
   ·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及演化第133-155页
   ·大磨拐河组储层与岩性圈闭预测第155-174页
第五章 油气分布规律与成因机制分析第174-202页
   ·油气分布规律及油气藏类型第174-182页
   ·油气来源分析第182-197页
   ·油气成因机制分析第197-202页
第六章 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带预测第202-239页
   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第202-228页
   ·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第228-233页
   ·油气运聚成藏模式及有利区带预测第233-239页
结论第239-241页
参考文献第241-254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254页
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254-255页
致谢第255-256页
详细摘要第256-279页

论文共2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混合算法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及其在油田中的应用
下一篇:松辽盆地兴城气田火山岩储层天然气开发技术经济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