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1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·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| 第7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7-9页 |
第2章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组合圆弧颗粒的二维建模方法 | 第9-16页 |
·引言 | 第9页 |
·二维组合圆弧颗粒建模方法 | 第9-10页 |
·组合颗粒模型的建模方法 | 第10-13页 |
·组合椭圆颗粒的几何模型建模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组合四边形颗粒的几何模型建模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颗粒建模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二维组合颗粒在计算机上的显示方法 | 第13页 |
·基于入料口的组合颗粒的群体生成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组合圆弧颗粒模型的二维离散元法计算方法 | 第16-31页 |
·引言 | 第16页 |
·组合椭圆颗粒的接触检测方法 | 第16-23页 |
·组合椭圆颗粒间的接触判断与叠合量求解方法 | 第16-19页 |
·组合椭圆颗粒与边界间的接触判断与叠合量求解方法 | 第19-23页 |
·组合四边形颗粒的接触检测方法 | 第23-30页 |
·组合四边形颗粒间的接触判断与叠合量求解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组合四边形颗粒与边界间的接触判断与叠合量求解方法 | 第25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二维组合颗粒离散元法仿真软件的研制 | 第31-43页 |
·引言 | 第31页 |
·二维组合颗粒离散元法仿真软件的需求分析 | 第31页 |
·二维组合颗粒离散元仿真软件的建模方法与结构分析 | 第31-35页 |
·系统的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系统的主体结构 | 第32-34页 |
·系统的主要流程 | 第34-35页 |
·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| 第35-42页 |
·颗粒样本的生成模块 | 第35-36页 |
·离散元法仿真计算过程 | 第36页 |
·组合颗粒仿真计算结果的保存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多种颗粒与多种边界分析计算 | 第37-38页 |
·性能分析模块 | 第38-4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软件测试与实例验证 | 第43-52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二维离散元仿真软件的测试 | 第43-51页 |
·颗粒生成测试 | 第43-45页 |
·颗粒间接触检测测试 | 第45页 |
·颗粒与边界间的接触检测测试 | 第45-49页 |
·性能分析模块测试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节 | 第51-52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52-53页 |
·后续工作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摘要 | 第57-59页 |
Abstract | 第59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