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陀论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23页 |
第一节 反思与重估:师陀研究八十年 | 第9-16页 |
第二节 师陀研究提升的价值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重点和主要思路 | 第18-2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-23页 |
第一章 特立独行气质生成的心理与文化含蕴 | 第23-46页 |
第一节 旷野上生长的孤独心灵 | 第23-26页 |
第二节 文化空间迁徙中创作个性的形成 | 第26-38页 |
第三节 “个性主义”的启迪与主体意识的坚定 | 第38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第二章 时代精神的个性言说 | 第46-93页 |
第一节 文学主潮中创作主体的进退激荡 | 第46-56页 |
第二节 时代精神的呼应与表现 | 第56-67页 |
第三节 对于“人”的全面谛视与深度关注 | 第67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3页 |
第三章 女性关怀及婚恋观 | 第93-118页 |
第一节 女性生命关怀的独特性 | 第93-108页 |
第二节 现代婚恋观 | 第108-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18页 |
第四章 理想生态家园的文化想象与建构困惑 | 第118-136页 |
第一节 作为“自然之子”的师陀 | 第118-120页 |
第二节 果园城—并非生态的乌托邦 | 第120-123页 |
第三节 《结婚》—都市生态恶化的寓言 | 第123-127页 |
第四节 乡土与都市双重批判中的建构困惑 | 第127-1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4-136页 |
结语 | 第136-141页 |
本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| 第141-144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144-145页 |
致谢 | 第1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