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·钢桥的发展 | 第9页 |
·钢桥的疲劳问题与疲劳研究内容 | 第9-10页 |
·钢桥的疲劳问题 | 第9-10页 |
·钢桥的疲劳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疲劳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2-13页 |
·疲劳的基本概念及评估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钢桥疲劳损伤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·既有钢桥疲劳损伤评估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铁路钢桥疲劳评估方法及疲劳分析理论 | 第19-34页 |
·铁路钢桥疲劳评估特点 | 第19-20页 |
·钢桥疲劳评估的几种方法 | 第20-26页 |
·名义应力法 | 第21-23页 |
·局部应力应变法 | 第23-24页 |
·断裂力学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疲劳分析理论 | 第26-31页 |
·抗疲劳性能 | 第26-28页 |
·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| 第28-31页 |
·南京桥疲劳损伤评估的基本思路 | 第31-33页 |
·南京长江大桥概况 | 第31-32页 |
·南京桥疲劳损伤评估的基本思路 | 第32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南京桥载荷谱的模拟与应力时程分析 | 第34-49页 |
·引言 | 第34-35页 |
·南京桥南京联空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35-36页 |
·模拟各部分单元简介 | 第35-36页 |
·南京桥有限元模型结构参数的修正 | 第36页 |
·南京桥应力测点的选择 | 第36-38页 |
·南京桥载荷谱的模拟 | 第38-42页 |
·南京桥应力时程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基于神经网络的南京长江大桥疲劳损伤评估 | 第49-77页 |
·引言 | 第49-50页 |
·南京桥疲劳评估模型的建立 | 第50-51页 |
·BS5400规范建立的桥梁疲劳评估模型 | 第50-51页 |
·基于BS5400的南京桥主要杆件的疲劳评估模型 | 第51页 |
·南京桥疲劳应力谱的编制 | 第51-57页 |
·疲劳应力谱的编制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雨流计数法 | 第52-54页 |
·南京桥疲劳应力谱的编制 | 第54-57页 |
·南京桥疲劳损伤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基于神经网络的疲劳损伤识别理论 | 第60-69页 |
·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及模型 | 第60-61页 |
·BP神经网络及其网络模型 | 第61-62页 |
·BP学习训练算法 | 第62-63页 |
·经典BP算法 | 第63-65页 |
·BP经典算法的改进─LM算法 | 第65-67页 |
·基于BP神经网络的疲劳损伤评估的步骤 | 第67-68页 |
·基于BP神经网络的疲劳损伤评估参数输入的选取和处理 | 第68-69页 |
·BP神经网络在桥梁疲劳损伤评估应用中的可行性 | 第69页 |
·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南京桥主要杆件疲劳损伤评估 | 第69-76页 |
·训练样本 | 第69-71页 |
·网络结构及训练过程描述 | 第71-73页 |
·网络结构的仿真 | 第73-7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77-79页 |
·主要工作及结论 | 第77-78页 |
·展望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