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完全耦合理论的饱和土地基上结构动力响应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3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5-28页 |
·饱和土动力分析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饱和土地基地震液化研究 | 第17-24页 |
·地铁列车运行引起周围环境振动研究 | 第24-28页 |
·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28-31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饱和土完全耦合动力分析方法 | 第31-69页 |
·引言 | 第31页 |
·完全耦合动力分析理论 | 第31-41页 |
·完全耦合动力分析基本方程 | 第31-33页 |
·完全耦合动力方程空间离散 | 第33-39页 |
·完全耦合动力方程时间离散 | 第39-41页 |
·应力诱导各向异性弹塑性模型 | 第41-53页 |
·模型的主要内容 | 第41-48页 |
·模型的特点 | 第48-53页 |
·水土耦合计算程序实现 | 第53-58页 |
·程序主要功能与特点 | 第53页 |
·程序组织结构 | 第53-58页 |
·程序验证 | 第58-68页 |
·解析解验证 | 第58-61页 |
·离心模型实验证 | 第61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第三章 饱和可液化地基上堤坝地震响应分析 | 第69-105页 |
·引言 | 第69-70页 |
·饱和可液化地基上堤坝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70-75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70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70-71页 |
·材料参数 | 第71-73页 |
·输入地震波 | 第73-74页 |
·初始应力场计算 | 第74-75页 |
·饱和可液化地基上堤坝地震响应分析 | 第75-83页 |
·超孔压分析 | 第75-77页 |
·变形响应分析 | 第77-80页 |
·加速度响应分析 | 第80-82页 |
·力学机理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饱和可液化地基上堤坝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| 第83-97页 |
·库区水位的影响 | 第83-88页 |
·防水措施的影响 | 第88-93页 |
·坝后平台的影响 | 第93-97页 |
·多次地震作用下饱和地基上堤坝动力响应分析 | 第97-104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97-98页 |
·输入地震波 | 第98-99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99-10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4-105页 |
第四章 饱和可液化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| 第105-153页 |
·引言 | 第105页 |
·饱和土中地下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 | 第105-111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105-107页 |
·材料参数 | 第107-109页 |
·输入地震波 | 第109页 |
·有限元计算步骤 | 第109-111页 |
·饱和可液化地基中地下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| 第111-122页 |
·饱和地基超孔压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·加速度响应分析 | 第113-115页 |
·土体与地下结构变形响应分析 | 第115-117页 |
·地下结构内力分析 | 第117-118页 |
·地基土体状态参数分析 | 第118-120页 |
·地震响应机理分析 | 第120-122页 |
·饱和土中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22-148页 |
·可液化土层厚度的影响 | 第122-126页 |
·可液化土层初始状态参数的影响 | 第126-133页 |
·下卧土层模量的影响 | 第133-137页 |
·输入地震加速度的影响 | 第137-144页 |
·地下水位的影响 | 第144-148页 |
·饱和地基中地下结构基底加固措施研究 | 第148-1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2-153页 |
第五章 饱和土中地铁运行引起环境振动响应研究 | 第153-175页 |
·引言 | 第153页 |
·地铁振动的有限元计算模型 | 第153-158页 |
·工程背景 | 第153-154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154-155页 |
·材料参数 | 第155-156页 |
·地铁振动荷载施加 | 第156-158页 |
·地铁运行时饱和土与隧道结构动力响应 | 第158-167页 |
·加速度响应分析 | 第158-163页 |
·位移响应分析 | 第163-166页 |
·饱和土超孔压分析 | 第166-167页 |
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67-173页 |
·隧道埋深的影响 | 第167-170页 |
·列车速度的影响 | 第170-1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3-175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75-178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175-176页 |
·研究展望 | 第176-1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8-186页 |
致谢 | 第186-187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1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