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较优势与内蒙古产业发展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三、本文结构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比较优势理论与内蒙古比较优势 | 第14-24页 |
一、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4-18页 |
(一) 静态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4-15页 |
(二)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| 第15-18页 |
二、内蒙古的资源优势 | 第18-21页 |
(一) 能源、矿产资源 | 第18-19页 |
(二) 农牧资源 | 第19-20页 |
(三) 森林、野生动植物资源 | 第20-21页 |
(四) 旅游资源 | 第21页 |
三、内蒙古的区位、政策优势 | 第21-24页 |
(一) 区位优势 | 第21-22页 |
(二) 政策优势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内蒙古的产业和贸易 | 第24-35页 |
一、内蒙古的产业状况 | 第24-29页 |
(一) 农牧业及其加工业 | 第24-26页 |
(二) 能源产业 | 第26-27页 |
(三) 冶金工业 | 第27-28页 |
(四) 旅游产业 | 第28-29页 |
二、内蒙古的贸易状况 | 第29-32页 |
三、内蒙古产业与贸易的关联度 | 第32-35页 |
(一) 内蒙古优势产业与资源利用的关联度 | 第32-33页 |
(二) 内蒙古贸易状况与优势产业的关联度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内蒙古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| 第35-40页 |
一、内蒙古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6页 |
(一) 资源消耗量过大,资源利用不充分 | 第35页 |
(二) 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| 第35页 |
(三) 环境污染严重 | 第35-36页 |
(四) 现代高新技术产业薄弱、滞后 | 第36页 |
二、促进内蒙古产业发展的策略 | 第36-40页 |
(一)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,发展精、深加工产品 | 第36-37页 |
(二)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 | 第37页 |
(三) 加强环境保护,减少、降低污染 | 第37-38页 |
(四) 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| 第38-40页 |
注释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