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6页 |
| ·国内外关于地下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的影响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·国内外城市地下管网中GIS系统的应用及研发现状 | 第18-20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路线与主要内容 | 第20-23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路线 | 第20-21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1-23页 |
| 第2章 地下管线损害评价的相关基础理论 | 第23-45页 |
| ·隧道开挖引起的土体变形特征 | 第23-28页 |
| ·土体变形对地下管线的作用机理及损害 | 第28-34页 |
| ·作用机理 | 第28-32页 |
| ·土体变形对地下管线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·地下管线变形预测方法 | 第34-38页 |
| ·ANSYS简介 | 第38-39页 |
| ·ANSYS概述 | 第38页 |
| ·ANSYS评价管线的变形的优越性 | 第38-39页 |
| ·GIS系统简介 | 第39-43页 |
| ·GIS简介 | 第39-41页 |
| ·GIS系统的主要功能 | 第41-42页 |
| ·GIS能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| ·基于 GIS评价地下管线损害的优越性 | 第4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第3章 地下管线的GIS损害评价与防护决策系统设计 | 第45-61页 |
| ·数据库的组成及系统功能 | 第45-47页 |
| ·数据库组成 | 第45-46页 |
| ·系统功能 | 第46-47页 |
| 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47-48页 |
| ·系统目标 | 第47页 |
| ·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| 第47-48页 |
| ·系统运行环境 | 第48页 |
| ·系统总体框架和流程图 | 第48-49页 |
| ·数据库设计 | 第49-53页 |
| ·系统的基本界面与功能模块简介 | 第53-60页 |
| ·菜单设计 | 第54-56页 |
| ·数据管理模块 | 第56-57页 |
| ·沉陷预计模块 | 第57-59页 |
| ·损害评价模块 | 第59-60页 |
| ·防护决策模块 | 第6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| 第4章 地下管线的GIS损害评价和防护决策系统应用实例 | 第61-85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62-65页 |
| ·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| 第62-64页 |
| ·周围环境 | 第64页 |
| ·地道主体尺寸 | 第64-65页 |
| ·建立基础数据库 | 第65-69页 |
| ·地下管线基本信息录入 | 第65-69页 |
| ·图形信息输入 | 第69页 |
| ·地表变形数据预计 | 第69-72页 |
| ·地下管线损害评价分析 | 第72-82页 |
| ·基本假定及说明 | 第73页 |
| ·地下管线的有限元模型 | 第73-75页 |
| ·程序设计 | 第75-77页 |
| ·单元类型的选择 | 第77页 |
| ·计算条件 | 第77-78页 |
| ·计算参数 | 第78页 |
| ·施加的变形量及工况 | 第78-79页 |
| ·计算成果分析 | 第79-81页 |
| ·评价数据库的建立 | 第81-82页 |
| ·损害程度评价 | 第82页 |
| ·防护决策分析 | 第82-8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|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5-88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结论 | 第85-86页 |
| ·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的思考 | 第86-8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8-9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3-9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94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