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42页 |
·麦胚资源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麦胚蛋白的研究 | 第17-21页 |
·麦胚蛋白的营养价值 | 第17-19页 |
·麦胚蛋白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·麦胚生物活性肽的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| 第22-32页 |
·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| 第23-26页 |
·生物活性肽的吸收机制 | 第26-28页 |
·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 | 第28-32页 |
·论文立题依据和意义 | 第32-33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4-42页 |
第二章 麦胚蛋白制备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| 第42-68页 |
·前言 | 第42页 |
·试验材料及仪器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3-48页 |
·麦胚基本成分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| 第44页 |
·麦胚蛋白质组成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麦胚蛋白的制备工艺流程及主要操作步骤 | 第45-46页 |
·麦胚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| 第46页 |
·麦胚蛋白溶解性的测定 | 第46-47页 |
·麦胚蛋白吸水性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麦胚蛋白吸油性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麦胚蛋白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| 第47页 |
·麦胚蛋白发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| 第47-4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8-65页 |
·脱脂麦胚的基本化学成分分析 | 第48页 |
·麦胚蛋白质的组成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麦胚蛋白提取工艺单因素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麦胚蛋白提取工艺的优化 | 第52-58页 |
·麦胚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| 第58-59页 |
·麦胚蛋白的功能性质 | 第59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8页 |
第三章 麦胚蛋白酶解工艺研究 | 第68-88页 |
·前言 | 第68-69页 |
·试验材料及仪器 | 第69-7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69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69-7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70-74页 |
·麦胚蛋白的酶解反应 | 第70页 |
·蛋白酶水解活力的测定 | 第70-72页 |
·肽得率测定 | 第72页 |
·游离氨基氮测定 | 第72页 |
·水解度(DH)测定 | 第72-73页 |
·平均肽链长度(PCL)测定方法 | 第73页 |
·酶解产物平均分子量(Mw)测定 | 第73页 |
·酶解产物脱盐 | 第73页 |
·酶解产物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(DPPH·)清除率测定 | 第73-74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74-85页 |
·蛋白酶活力 | 第74-75页 |
·蛋白酶的筛选 | 第75-78页 |
·Alcalase酶解条件的确定 | 第78-8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8页 |
第四章 麦胚蛋白酶解物的精制 | 第88-100页 |
·前言 | 第88-89页 |
·试验材料及仪器 | 第89-9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89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89-9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90-92页 |
·麦胚蛋白酶解物的制备 | 第90页 |
·麦胚蛋白酶解物的超滤分级 | 第90-91页 |
·膜通量的测定 | 第91页 |
·离子交换法脱盐 | 第91-92页 |
·盐含量的测定 | 第92页 |
·肽含量的测定 | 第92页 |
·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| 第9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2-98页 |
·麦胚蛋白酶解物超滤工艺研究 | 第92-96页 |
·麦胚肽的离子交换树脂法脱盐 | 第96-97页 |
·脱盐处理对麦胚分级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| 第97-9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0页 |
第五章 麦胚肽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100-118页 |
·前言 | 第100-101页 |
·试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01-10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01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01-102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02-105页 |
·还原力的测定 | 第102页 |
·对二苯基苦味酰基苯肼自由基(DPPH·)清除能力的测定 | 第102页 |
·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| 第102-103页 |
·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| 第103页 |
·螯合金属离子能力的测定 | 第103页 |
·麦胚肽在粉状食品中的抗氧化活性 | 第103-10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05-115页 |
·麦胚肽的还原力 | 第105-106页 |
·麦胚肽对DPPH·的清除能力 | 第106-107页 |
·麦胚肽对O_2~-·的清除能力 | 第107-108页 |
·麦胚肽对·OH的清除能力 | 第108-109页 |
·麦胚肽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 | 第109-110页 |
·麦胚肽在粉状食品中的抗氧化活性 | 第110-11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18页 |
第六章 麦胚肽应对小鼠肝脏线粒体氧应激损伤的研究 | 第118-138页 |
·前言 | 第118-119页 |
·试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19-12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19-120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2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20-124页 |
·肝脏线粒体的分离 | 第120页 |
·试验分组 | 第120-121页 |
·线粒体膜电位(△ψm)的测定 | 第121页 |
·线粒体肿胀(PTP开放)的测定 | 第121-122页 |
·丙二醛(MDA)的测定 | 第122页 |
·线粒体ATPase活性的测定 | 第122页 |
·线粒体膜蛋白羰基含量的测定 | 第122-123页 |
·电镜标本的制备及观察 | 第123-124页 |
·统计学处理和结果分析 | 第12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24-133页 |
·诱导氧应激损伤体系的建立 | 第124-126页 |
·麦胚肽对氧应激损伤线粒体肿胀的影响 | 第126-127页 |
·麦胚肽对氧应激损伤线粒体膜电位(△ψm)的影响 | 第127-128页 |
·麦胚肽对氧应激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| 第128-129页 |
·麦胚肽对氧应激线粒体ATPase活性的影响 | 第129-130页 |
·麦胚肽对氧应激线粒体膜蛋白羰基含量的影响 | 第130-131页 |
·麦胚肽对氧应激线粒体形态结构的影响 | 第131-1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3-13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4-138页 |
第七章 麦胚抗氧化肽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表征 | 第138-158页 |
·前言 | 第138-139页 |
·试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39-140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39页 |
·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139-140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140-143页 |
·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| 第140-141页 |
·凝胶过滤色谱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| 第141页 |
·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(RP-HPLC)色谱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 | 第141-142页 |
·分析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(RP—HPLC)分析抗氧化活性肽 | 第142页 |
·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(ESI—MS)分析抗氧化活性肽 | 第142页 |
·分离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| 第142-1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43-155页 |
·离子交换色谱分离麦胚肽Ⅳ | 第143-147页 |
·凝胶过滤色谱分离AI-1 | 第147-150页 |
·RP-HPLC分离抗氧化活性肽 | 第150-152页 |
·麦胚抗氧化肽的结构表征 | 第152-154页 |
·麦胚抗氧化肽的作用机制探讨 | 第154-1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5-1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6-158页 |
第八章 结论 | 第158-160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158-159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159-160页 |
创新点 | 第160-161页 |
致谢 | 第161-162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| 第1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