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评述 | 第13页 |
·本文研究思路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软件外包概念界定及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基础 | 第15-22页 |
·外包、服务外包以及软件外包 | 第15-17页 |
·外包 | 第15页 |
·服务外包 | 第15-16页 |
·软件外包 | 第16-17页 |
·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7-22页 |
·产业竞争力理论的演进 | 第17-19页 |
·某一特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 | 第19-20页 |
·迈克尔·波特的钻石模型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软件外包产业现状分析 | 第22-35页 |
·主要发包国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主要接包国分析 | 第24-30页 |
·印度市场 | 第24-25页 |
·墨西哥市场 | 第25-27页 |
·爱尔兰市场 | 第27-28页 |
·中国市场分析 | 第28-30页 |
·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现状 | 第30-35页 |
·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总体现状 | 第30-31页 |
·苏省软件外包产业载体 | 第31-32页 |
·苏省软件外包企业现状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基于钻石模型的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分析 | 第35-45页 |
·"钻石模型"四大关键要素分析 | 第35-42页 |
·生产要素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需求条件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江苏省软件外包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| 第40-41页 |
·企业战略、组织结构与同业竞争因素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完整"钻石模型"两项辅助角色分析 | 第42-45页 |
·机会因素 | 第42-43页 |
·政府角色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| 第45-51页 |
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45-46页 |
·指标的选取及含义 | 第46-49页 |
·指标的评价 | 第49-51页 |
第六章 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比较的实证分析 | 第51-66页 |
·软件外包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 | 第51-55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51-52页 |
·主成分分析法 | 第52-53页 |
·模糊综合评判法 | 第53-54页 |
·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| 第54-55页 |
·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内部直接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| 第55-65页 |
·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的研究思路 | 第55-58页 |
·江苏省软件外包产业竞争力内部直接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评价 | 第58-65页 |
·评价结果分析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增强江苏省软件外包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| 第66-71页 |
·基于实证分析结果的对策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加大软件业投资 | 第66页 |
·大力引进和培养人才,构建完善的人才保障体系 | 第66页 |
·提高软件外包企业的竞争力 | 第66-67页 |
·基于其他影响因素的对策分析 | 第67-71页 |
·优化江苏省软件外包生产要素 | 第68-69页 |
·进一步拉动国内外市场需求 | 第69页 |
·做强做优软件外包相关产业链发展 | 第69-70页 |
·政府应进一步为软件外包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| 第70-7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