稻水象甲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前言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稻水象甲形态特征、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| 第10-14页 |
| 1 材料和方法 | 第10页 |
| ·材料 | 第10页 |
| ·方法 | 第10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10-13页 |
| ·稻水象甲形态特征 | 第10-11页 |
| ·稻水象甲成虫发生规律 | 第11-12页 |
| ·稻水象甲田间产卵情况 | 第12页 |
| ·稻水象甲幼虫消长规律 | 第12页 |
| ·稻水象甲田间蛹消长规律 | 第12-13页 |
| ·田间危害情况 | 第13页 |
| 3 讨论 | 第13-14页 |
| 第二章 稻水象甲药剂筛选 | 第14-20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材料 | 第14页 |
| ·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药剂防治试验 | 第14页 |
| ·幼虫防治适期试验 | 第14-15页 |
| ·危害损失 | 第15页 |
| 2 试验结果 | 第15-17页 |
| ·药剂筛选试验 | 第15页 |
| 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成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| 第15-16页 |
| ·不同药剂对稻水象甲幼虫防治效果研究 | 第16-17页 |
| 3 幼虫防治适期试验 | 第17-18页 |
| 4 危害损失 | 第18-19页 |
| 5 小结 | 第19-20页 |
| 第三章 稻水象甲的综合防控措施 | 第20-24页 |
| 1 综合防治策略 | 第20页 |
| 2 主要措施 | 第20-24页 |
| ·组织措施 | 第21-22页 |
| ·技术措施与农业防治 | 第22页 |
| ·物理防治 | 第22页 |
| ·加强植物检疫 | 第22页 |
| ·生物防治 | 第22页 |
| ·化学防治 | 第22-24页 |
| 第四章 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效益分析 | 第24-27页 |
| 1 社会效益 | 第24页 |
| 2 生态效益 | 第24页 |
| 3 经济效益 | 第24-27页 |
| ·直接经济效益 | 第24-26页 |
| ·间接经济效益 | 第26-27页 |
|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7-29页 |
| 1 结果 | 第27-28页 |
| ·稻水象甲形态特征、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| 第27页 |
| ·稻水象甲药剂筛选 | 第27页 |
| ·综合控防技术 | 第27-28页 |
| 2 讨论 | 第28-2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9-31页 |
| 致谢 | 第31-32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3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