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·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·发展趋势 | 第12-14页 |
·课题的来源及其系统的总体结构 | 第14-17页 |
·课题的来源 | 第14页 |
·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4-15页 |
·系统总体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系统工作原理 | 第16页 |
·系统技术指标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井下人员定位及管理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| 第18-26页 |
·详细需求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功能需求分析 | 第18页 |
·性能需求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接口需求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管理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1-26页 |
·C/S 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设计目标 | 第22-23页 |
·管理软件系统框架 | 第23-24页 |
·软件系统主要组成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管理系统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| 第26-41页 |
·设计要求 | 第26页 |
·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| 第26-27页 |
·系统需求描述 | 第27-29页 |
·系统全局数据流图 | 第27-28页 |
·系统数据字典 | 第28-29页 |
·系统概念模型描述 | 第29-33页 |
·构成系统的实体型 | 第30页 |
·系统局部ER 图 | 第30-32页 |
·合成全局ER 图 | 第32页 |
·优化全局ER 图 | 第32-33页 |
·系统的逻辑设计 | 第33-41页 |
·转化为关系数据模型 | 第33-34页 |
·关系数据模型的优化与调整 | 第34-36页 |
·数据库表的结构 | 第36-40页 |
·数据关系图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1-52页 |
·串口通讯技术要求 | 第41页 |
·通讯协议 | 第41-44页 |
·物理层 | 第41页 |
·链路层 | 第41-44页 |
·纠错及恢复规程 | 第44页 |
·工作流程 | 第44-45页 |
·关键程序的详细清单 | 第45-49页 |
·短信发送模块接口 | 第49-52页 |
·硬件参数 | 第49页 |
·短信OCX 接口说明 | 第49-50页 |
·发送流程 | 第50-52页 |
第5章 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| 第52-80页 |
·业务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| 第52-54页 |
·服务器功能模块 | 第54-70页 |
·系统维护 | 第54-56页 |
·设备管理 | 第56-59页 |
·基本信息管理 | 第59-62页 |
·卡管理 | 第62-64页 |
·短信管理 | 第64-65页 |
·后台数据处理 | 第65-70页 |
·客户端功能模块 | 第70-80页 |
·系统维护 | 第70-71页 |
·监控图形显示模块 | 第71-73页 |
·报警处理 | 第73-74页 |
·查询模块 | 第74-78页 |
·打印模块 | 第78-80页 |
第6章 系统联机调试 | 第80-88页 |
·调试环境搭建 | 第80-84页 |
·硬件环境搭建 | 第81-82页 |
·软件基本信息配置 | 第82-84页 |
·联机调试内容 | 第84-87页 |
·环境数据实时显示调试 | 第84页 |
·人员定位调试 | 第84-86页 |
·人员活动轨迹查询 | 第86页 |
·报警调试 | 第86-87页 |
·联机调试结果 | 第87-8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附录A(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)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