数控磨削螺旋刃球头立铣刀前后刀面的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2-14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4-1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4页 |
·引言 | 第15-16页 |
·球头立铣刀的概述 | 第16-17页 |
·球头立铣刀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球头立铣刀数控刃磨研究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数据处理与三维软件介绍 | 第19-22页 |
·Matlab 软件简介 | 第19-20页 |
·Pro/E 三维软件介绍 | 第20-22页 |
·论文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的目的与意义 | 第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球头立铣刀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| 第24-48页 |
·引言 | 第24页 |
·基准坐标系与角度定义 | 第24-26页 |
·球头立铣刀的基准坐标系 | 第24-26页 |
·球头立铣刀的刀具角度 | 第26页 |
·球头立铣刀刃口曲线 | 第26-32页 |
·螺旋角与螺旋运动 | 第26-28页 |
·球头立铣刀等螺旋角刃口曲线 | 第28-30页 |
·球头立铣刀正交螺旋连续刃口曲线 | 第30-31页 |
·刃口曲线及其螺旋角的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前刀面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分析 | 第32-38页 |
·砂轮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·前刀面的形成原理及数学模型 | 第33-36页 |
·前刀面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后刀面的数学模型与仿真 | 第38-43页 |
·后刀面的形成原理及数学模型 | 第39-41页 |
·后刀面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几何角度的求解 | 第43-45页 |
·刃倾角与法后角 | 第43-45页 |
·主前角 | 第45页 |
·主偏角 | 第45页 |
·刀具角度的分析 | 第45-47页 |
·主前角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法后角分析 | 第46页 |
·刃倾角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主偏角分析 | 第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3章 球头立铣刀数控加工刀位轨迹的研究 | 第48-58页 |
·引言 | 第48页 |
·球头立铣刀刃磨工艺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刀位轨迹算法研究 | 第49-50页 |
·砂轮法向跟踪原理 | 第49页 |
·法向跟踪的控制算法 | 第49-50页 |
·刃磨前后刀面刀位轨迹的计算 | 第50-54页 |
·后刀面刃磨轨迹分析 | 第50-53页 |
·前刀面刃磨轨迹分析 | 第53-54页 |
·后置处理技术的研究 | 第54-57页 |
·后置处理过程 | 第54页 |
·后置处理算法 | 第54-56页 |
·后置处理实例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数控刃磨球头立铣刀自动编程系统 | 第58-71页 |
·球头立铣刀自动编程系统 | 第58-63页 |
·软件的总体设计 | 第58-59页 |
·核心处理程序 | 第59-61页 |
·后置处理程序 | 第61-63页 |
·五轴数控磨床的虚拟模型 | 第63-66页 |
·球头立铣刀模型的建立 | 第63-64页 |
·五轴数控磨床的开发设计 | 第64-66页 |
·五轴数控磨床的运动仿真分析 | 第66-70页 |
·运动仿真过程 | 第66-68页 |
·运动仿真分析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五轴数控磨床的调试及刃磨实验 | 第71-79页 |
·MKZ6313 五轴数控钻尖磨床的功能与结构 | 第71-73页 |
·MKZ6313 磨床功能 | 第71页 |
·MKZ6313 磨床结构及运动 | 第71-73页 |
·磨床的调试 | 第73-75页 |
·机床与数控系统的连接 | 第73-74页 |
·系统软件的编辑与调试 | 第74-75页 |
·球头立铣刀的加工试验 | 第75-78页 |
·刃磨实验方案 | 第75-76页 |
·刃磨程序与结果分析 | 第76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附录A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)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