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. 导言 | 第11-22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·供给理论的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·国外农村公共产品研究动态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农村公共产品研究动态 | 第14-18页 |
·对国内外农村公共产品研究动态的评述 | 第18页 |
·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·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| 第20-22页 |
2. 农村公共产品概述 | 第22-27页 |
·公共产品的简介 | 第22-23页 |
·公共产品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·公共产品的特征 | 第23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、分类及其特征 | 第23-27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的定义 | 第23-24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的特征 | 第24-26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3.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| 第27-35页 |
·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 | 第27-32页 |
·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理论——林达尔均衡模型 | 第27-29页 |
·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最优供给条件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| 第32-35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 | 第32-33页 |
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 | 第33-35页 |
4. 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及机制分析 | 第35-48页 |
·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分析 | 第35-43页 |
·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| 第35-40页 |
·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 | 第40-42页 |
·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水平较低 | 第42-43页 |
·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机制分析 | 第43-48页 |
·需求表达机制不畅,导致农村公共产品的供求失衡 | 第43-45页 |
·“自上而下”的供给决策机制忽视了农民的真实需求,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损失 | 第45页 |
·我国西部地区的融资机制不健全 | 第45-48页 |
5. 新形势下解决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机制选择 | 第48-56页 |
·新形势下改善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必要性 | 第48-50页 |
·解决中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机制选择 | 第50-56页 |
·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| 第50-51页 |
·完善以需求为核心的融资机制 | 第51-53页 |
·建立“自上而下”和“自下而上”相结合的供给决策机制 | 第53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后记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