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古代文学(~1840年)论文

体物、感物与观物--古代文学中的主客关系论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前言第7-9页
第一章 物的概念与内容探讨第9-22页
 第一节 物的涵义及其演变第9-13页
  一、“物”的字源义第9-10页
  二、“物”的本义——“杂色牛”与“万物”之争第10-13页
 第二节 物的语用和分类第13-22页
  一、自然物与社会物第13-16页
  二、具体物与抽象物第16-18页
  三、有用物与无用物第18-20页
  四、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物第20-22页
第二章 体物——描写的形似与情感的蕴藉第22-32页
 第一节 体物的涵义第22-23页
 第二节 文学活动中的体物第23-29页
  一、体物是创作主体把握事物的方式第24-25页
  二、体物作为描写手法第25-29页
 第三节 体物的情感性第29-32页
第三章 感物——情感的涌动与宣泄第32-42页
 第一节 感物的涵义第32-34页
 第二节 “感物说”流变第34-35页
 第三节 “感物”论说第35-39页
 第四节 感物与物感辨析第39-42页
  一、构词上的区别第39页
  二、审美心理学上的区别第39-42页
第四章 观物——精神的高蹈与审美的超越第42-52页
 第一节 观物的涵义第42-44页
 第二节 观物方式的提出与流变第44-46页
 第三节 文学活动中的观物思想第46-52页
  一、魏晋士人超然物外的观物思想第46-48页
  二、王国维以“境界”说为理论基础对观物的阐发第48-52页
第五章 体物、感物与观物的共同旨归与内在联系第52-56页
 1、体物、感物与观物的共同旨归——心物关系与情景关系第52-54页
 2、体物、感物与观物的内在联系第54-56页
结语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后记第60-61页
在校期间研究成果第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魏晋南北朝女性文学研究
下一篇:寒山诗歌偏正式复合词的语义构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