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家埠新港建成后的冲淤变化及平衡时的极限冲刷深度预测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 前言 | 第10-2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| ·国内外概况、发展趋势 | 第10-15页 |
| ·国外泥沙数值模型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泥沙数值模型的研究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区概况 | 第15-20页 |
| ·地理位置 | 第15-16页 |
| ·气象 | 第16-17页 |
| ·海洋水文 | 第17-18页 |
| ·工程建设内容 | 第18-20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| 2 研究区数值模拟系统的构建 | 第21-29页 |
| ·潮流场数值模拟 | 第21-23页 |
| ·模式介绍 | 第21-22页 |
| ·连续方程 | 第22-23页 |
| ·工程区设计波浪要素的计算 | 第23-24页 |
| ·模式介绍 | 第23-24页 |
| ·主要控制方程 | 第24页 |
| ·地形地貌冲淤数值模拟 | 第24-29页 |
| ·冲刷机理及淤积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泥沙运动控制方程 | 第25页 |
| ·沉积物再悬浮和沉积计算公式选取 | 第25-29页 |
| 3 数值模拟在研究区的应用 | 第29-75页 |
| ·研究区水文泥沙概述 | 第29-45页 |
| ·潮流 | 第29-34页 |
| ·余流 | 第34-35页 |
| ·海流观测结果分析 | 第35页 |
| ·波浪 | 第35页 |
| ·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 | 第35-37页 |
| ·工程附近海域泥沙运移特征 | 第37-39页 |
| ·沉积物分布特征 | 第39-45页 |
| ·计算区域及网格的生成 | 第45-51页 |
| ·潮流模型 | 第45-47页 |
| ·波浪模型 | 第47-48页 |
| ·地形地貌冲淤模型 | 第48-51页 |
| 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1-75页 |
| ·潮流模型 | 第51-59页 |
| ·波浪模型 | 第59-74页 |
| ·地形地貌冲淤模型 | 第74-75页 |
| 4 研究区海域冲淤演变趋势分析与预测 | 第75-87页 |
| ·波流共同作用下海域极限冲刷深度预测 | 第75-86页 |
| ·波流共同作用时床面切应力计算 | 第75-79页 |
| ·海域泥沙起动力 | 第79-80页 |
| ·工程附近海域极限冲刷深度预测 | 第80-86页 |
| ·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预测堤前冲刷深度 | 第86-87页 |
| 5 结论与建议 | 第87-8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9-95页 |
| 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