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程序设计论文

超(超)临界火电机组用钢数据库的开发及其应用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缩略词表第9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25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超(超)临界发电机组技术及其发展第11-15页
     ·超(超)临界发电技术的概念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超(超)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我国超(超)临界机组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超(超)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用耐热钢及其发展第15-20页
     ·超(超)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的发展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超(超)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的研究动向第18-20页
   ·耐热钢关键性能要求及其数据的重要性第20-21页
   ·材料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材料数据库的发展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建立超(超)临界火电机组用钢数据库的必要性第23页
   ·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第24-25页
第二章 超(超)临界火电机组用钢数据库的开发第25-41页
   ·开发工具及可行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·开发工具及运行环境第25页
     ·软件介绍及可行性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·数据库的总体设计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的运行模式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主体功能第28页
     ·系统登录和主界面设计第28-30页
   ·数据表设计第30页
   ·数据库用户系统设计第30-36页
     ·钢种性能数据模块设计第31-34页
     ·标准集检索界面设计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文献集检索界面设计第35页
     ·辅助工具箱设计第35-36页
   ·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数据管理模块设计第37页
     ·用户管理模块设计第37-39页
   ·目前数据资料统计第39-40页
   ·本系统的技术特点第40-41页
第三章 超(超)临界火电机组用先进锅炉钢性能分析第41-54页
   ·钢种简介及显微组织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·钢种简介及其化学成分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热处理制度及组织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·持久性能分析第46-49页
     ·等温线外推法第46-47页
     ·Larson-Miller参数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·焊接接头持久强度分析第49页
   ·抗蒸汽腐蚀性能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·常规力学性能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·许用应力设定及工程应用第51-54页
第四章 讨论与展望第54-64页
   ·耐热钢的关键性能实验方法标准化探讨第54-62页
     ·持久蠕变实验方法标准化第54-57页
     ·高温拉伸实验方法标准化第57页
     ·蒸汽腐蚀与煤灰腐蚀实验方法亟待标准化第57-62页
   ·持久强度数据外推方法及电厂寿命评估第62-63页
   ·数据库的升级与展望第63-64页
第五章 结论第64-65页
   ·本文结论第64页
   ·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64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附录第71-78页
 附录A 数据表第71-74页
 附录B 部分源代码第74-77页
 附录C 相关标准第77-78页
 附录D 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第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工作流的面向最终用户软件开发环境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RFID的制造执行系统及选择装配模式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