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基层社会里老人理诉制度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1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| 2、当前学界研究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2页 |
| 3、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2-14页 |
| 一、里老人理诉制度建立的前提基础 | 第14-23页 |
| 1、洪武时期的越诉现实 | 第14-17页 |
| 2、里老人制的前身——耆宿制 | 第17-19页 |
| 3、关于基层社会解纷机制的存在 | 第19-23页 |
| 二、洪武朝教民榜文的颁布和里老人理诉制度的内容 | 第23-26页 |
| 1、《教民榜文》的颁布 | 第23页 |
| 2、里老人理诉制度的内容 | 第23-26页 |
| 三、里老人的角色和性质 | 第26-32页 |
| 1、里老人的称谓、数量 | 第26页 |
| 2、老人和里甲、粮长的关系 | 第26-28页 |
| 3、老人和民众、官府的关系 | 第28-30页 |
| 4、老人的角色及老人制的性质 | 第30-32页 |
| 四、里老人理诉制度的实践——以徽州文书为中心 | 第32-38页 |
| 1、审判的性质 | 第32-34页 |
| 2、老人作用的变化 | 第34-38页 |
| 五、里老人理诉制度的瓦解和崩溃 | 第38-49页 |
| 1、瓦解和崩溃的原因 | 第38-41页 |
| 2、瓦解和崩溃的时间 | 第41-43页 |
| 3、新的乡村力量 | 第43-46页 |
| 4、里老人制度的消亡 | 第46-49页 |
| 结束语 | 第49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