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3页 |
·研究背景及目的 | 第9-10页 |
·学术意义 | 第9页 |
·实用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路线 | 第11-13页 |
2 离岸软件外包的一般分析 | 第13-21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的定义 | 第13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与服务外包 | 第13-14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与软件外包 | 第14-15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的基本内容 | 第15-18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的动因 | 第15-17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的特点 | 第17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的范围和主要模式 | 第17-18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理论基础 | 第18-21页 |
·经济学理论基础 | 第18-19页 |
·管理学理论基础 | 第19页 |
·法学理论基础 | 第19-21页 |
3 国外离岸软件外包法律现状与相关国际条约考察 | 第21-37页 |
·国际离岸软件外包发展现状 | 第21页 |
·离岸软件外包相关国际条约 | 第21-23页 |
·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| 第22-23页 |
·服务贸易总协定 | 第23页 |
·主要离岸软件外包发包国法律现状 | 第23-28页 |
·美国 | 第23-25页 |
·日本 | 第25-27页 |
·美日软件外包法律评析 | 第27-28页 |
·典型离岸软件外包接包国法律现状 | 第28-35页 |
·印度 | 第28-31页 |
·爱尔兰 | 第31-34页 |
·印爱软件外包法律与相关政策评析 | 第34-35页 |
·国外离岸软件外包法律制度及相关国际条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5-37页 |
·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是软件外包的基础 | 第35页 |
·通过立法认定和保护专业人才 | 第35页 |
·财税法规制定详尽,激励强度大 | 第35-36页 |
·制定软件园区法规 | 第36-37页 |
4 我国离岸软件外包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3页 |
·我国离岸软件外包市场发展概况 | 第37-38页 |
·我国离岸软件外包法律制度现状 | 第38-40页 |
·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 | 第38页 |
·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 | 第38-39页 |
·地方条例 | 第39-40页 |
·我国离岸软件外包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0-43页 |
·国内法与国际条约存在冲突 | 第40-41页 |
·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条例存在缺失 | 第41页 |
·财税立法规优惠对象界定不明确 | 第41页 |
·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 | 第41-42页 |
·没有对行业协会的职能进行法律界定 | 第42页 |
·多头管理造成软件外包监管困难 | 第42-43页 |
5 完善我国离岸软件外包法律制度的建议 | 第43-48页 |
·设立国家层面的领导、监管行业机构 | 第43-44页 |
·完善离岸软件外包相关法律 | 第44-46页 |
·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专门立法 | 第44页 |
·完善税法,为软件外包企业提供税收优惠 | 第44-45页 |
·制定对软件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的相关法律 | 第45页 |
·颁布软件园区建设、管理条例 | 第45-46页 |
·落实统计规范,加强软件出口统计 | 第46页 |
·健全知识产权执法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签订双边与多边条约,拓展离岸业务 | 第47-48页 |
6 结语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附录 | 第53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3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