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26页 |
1 绪论 | 第26-35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26-31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3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1-32页 |
·技术路线与技术方法 | 第32-35页 |
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35-53页 |
·环境承载力研究 | 第35-42页 |
·资源约束研究文献综述 | 第42-47页 |
·能源结构优化研究 | 第47-52页 |
·小结 | 第52-53页 |
3 江苏省能源状况特征分析 | 第53-84页 |
·江苏省能源资源基础概况 | 第53-59页 |
·江苏省能源供需状况分析 | 第59-67页 |
·江苏能源经济与国内外状况比较 | 第67-73页 |
·按地区分析能源消费系统 | 第73-80页 |
·按行业分析能源消费系统 | 第80-82页 |
·小结 | 第82-84页 |
4 江苏省经济状态特征分析 | 第84-111页 |
·江苏省经济发展概述 | 第84-89页 |
·江苏三大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状态分析 | 第89-96页 |
·江苏产业内部状态分析 | 第96-103页 |
·江苏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依存度分析 | 第103-110页 |
·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5 江苏省能源环境状态分析 | 第111-137页 |
·能源环境研究 | 第111页 |
·江苏能源环境特征分析 | 第111-128页 |
·江苏能源环境分析 | 第128-135页 |
·小结 | 第135-137页 |
6 江苏省经济—能源—环境协调度评价 | 第137-166页 |
·经济—能源—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137-138页 |
·系统协调度评价的数值处理 | 第138-144页 |
·经济、能源和环境系统协调度模型构建 | 第144-145页 |
·江苏省13 个市经济、能源和环境协调度实证分析 | 第145-155页 |
·江苏省12 行业(部门)经济、能源和环境协调度实证分析 | 第155-164页 |
·小结 | 第164-166页 |
7 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及其优化选择 | 第166-192页 |
·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建模指导思想 | 第166-174页 |
·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| 第174-175页 |
·协整性检验 | 第175-180页 |
·利用多目标规划求解南京市最优能源消费结构 | 第180-186页 |
·单位GDP 能耗预测分析 | 第186-187页 |
·江苏省除南京外其余12 个市的能源消费优化 | 第187-188页 |
·江苏省各市能源消费结构预测 | 第188-190页 |
·小结 | 第190-192页 |
8 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策 | 第192-197页 |
·江苏省各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 | 第192页 |
·江苏省各城市类型定位 | 第192-193页 |
·以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,降低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强度 | 第193-197页 |
9 结论与展望 | 第197-201页 |
·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197-199页 |
·主要创新点 | 第199页 |
·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| 第199-2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1-20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206-20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2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