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八大山人生平及其晚年绘画思想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八大山人的生平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八大山人晚年的绘画思想 | 第12-21页 |
一、八大山人晚年绘画思想的重要基石:禅宗思想 | 第12-14页 |
二、八大山人晚年绘画思想的主要内涵:遗民情感 | 第14-19页 |
三、八大山人晚年绘画思想的有效补充:道家思想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八大山人晚年绘画思想的主要特点 | 第21-28页 |
第一节 “实相无相一颗莲花子”——以佛教思想为主导 | 第21-23页 |
第二节 “蓬莱水清浅”——对遗民思想的化解与融合 | 第23-25页 |
第三节 “闻道比来醒蝶梦”——对道家思想的吸收与改造 | 第25-27页 |
第四节 “更求渊注处料得晚霞多”——儒、释、道三教合流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八大山人晚年的绘画思想在艺术作品中的体现 | 第28-45页 |
第一节 八大山人晚年的绘画思想在其艺术作品内容上的体现 | 第28-32页 |
一、真 | 第28-32页 |
第二节 八大山人晚年的绘画思想在其艺术作品形式上的体现 | 第32-45页 |
一、幻 | 第32-34页 |
二、怪 | 第34-35页 |
三、空 | 第35-37页 |
四、静 | 第37-40页 |
五、孤 | 第40-43页 |
六、简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附录 | 第48-51页 |
一 清.邵长蘅《八大山人传》 | 第48-49页 |
二 清.陈鼎《八大山人传》 | 第49页 |
三 清. 龙科宝《八大山人画记》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