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药理学论文--中药实验药理论文

消积安神散对运动性疲劳恢复机理的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前言第10-12页
第一部分 文献研究第12-36页
 1 运动性疲劳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第12-13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第12页
   ·分类第12-13页
 2 现代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动态第13-20页
   ·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第13-14页
   ·动物模型的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·运动性疲劳的判断标准第15-16页
   ·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第16页
     ·运动性疲劳的临床症状第16-17页
   ·影响运动性疲劳的生理学指标第17页
   ·运动性疲劳测定方法和技术第17-18页
   ·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·运动性疲劳恢复性措施第19-20页
 3 中医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第20-23页
   ·脏象学说第20页
   ·病因病机第20-21页
   ·辨证分型第21-22页
   ·治则治法第22页
   ·中医药的优势第22-23页
 4 运动性疲劳常见病证的机理与防治第23-30页
   ·筋肉疲劳酸痛证的机理及防治第23-25页
   ·运动性失眠症的认识与防治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·运动性脾胃功能失调证的分型与治疗第26-30页
 5 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技术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·方剂第30页
   ·按摩疗法第30-31页
   ·针灸疗法的研究第31页
   ·穴位埋线疗法的研究第31页
   ·脐疗的研究第31页
   ·罐疗的研究第31-32页
 6 其他抗运动性疲劳方法第32页
   ·音乐疗法第32页
   ·整肤疗法第32页
   ·其他营养保健康复方面第32页
 7 抗运动性疲劳中医药研究中的注意问题第32-34页
 参考文献第34-36页
第二部分 动物实验研究第36-44页
 1 材料第36-37页
   ·药品第36页
   ·动物第36-37页
 2 方法第37页
   ·实验分组第37页
   ·各组处理第37页
   ·相关指标测定第37页
   ·统计学方法第37页
 3 结果第37-39页
   ·对小鼠恢复期活动情况的观察第37-38页
   ·小鼠体重及持续游泳时间的组间比较第38页
   ·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及血乳酸的组间比较第38页
   ·小鼠游泳力竭时间与血清肌酸激酶含量的组间比较第38-39页
 4 讨论第39-43页
   ·目前运动性疲劳实验研究存在的问题第39页
   ·本实验的中医理论依据第39-40页
   ·本实验的方药解析第40-41页
   ·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机理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·消除运动性疲劳研究的展望第42-43页
 参考文献第43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附录第45-4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清半夏饮片止咳化痰作用及质量标准研究
下一篇:加减阳和汤对AS肾虚寒湿型模型细胞因子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