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7页 |
·引言 | 第12-13页 |
·纳米复合涂料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纳米粒子的团聚与分散 | 第14-21页 |
·纳米粒子的团聚机理 | 第14-16页 |
·液体介质极性的影响 | 第14页 |
·毛细现象的影响 | 第14-15页 |
·粒子表面电荷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·液体介质粘度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纳米粒子的分散稳定机理 | 第16-19页 |
·润湿 | 第17页 |
·分散 | 第17页 |
·稳定化 | 第17-19页 |
·物理机械法分散纳米ATO 粒子 | 第19-20页 |
·纳米粒子表面改性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表面物理改性 | 第20-21页 |
·表面化学改性 | 第21页 |
·纳米氧化锡锑的制备及透明隔热机理 | 第21-24页 |
·制备纳米ATO 颗粒的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氧化锡锑粒子结构及其透明隔热机理 | 第23-24页 |
·透明隔热涂料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6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24-25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25-26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26-27页 |
第二章 纳米氧化锡锑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 | 第27-40页 |
·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27-28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8页 |
·实验步骤 | 第28-30页 |
·实验基本配方 | 第28页 |
·分散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实验表征方法 | 第29-3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40页 |
·化学分散方法对纳米ATO 水性分散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0-33页 |
·pH 值对纳米 ATO 分散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物理分散方法对纳米ATO 水性分散液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3-37页 |
·超声分散时间对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高速剪切分散转速对纳米 ATO 水性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高速剪切分散时间对纳米 ATO 水性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球磨分散对纳米 ATO 水性分散液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物理分散方法对纳米ATO 颗粒分散效果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纳米ATO 水性分散液的制备及表征 | 第37-40页 |
·纳米ATO 水性分散液的粒径分布 | 第37-38页 |
·纳米 ATO 水性分散液的 TEM 表征 | 第38-39页 |
·纳米ATO 水性分散液的存储稳定性 | 第39-40页 |
第三章 透明隔热纳米玻璃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| 第40-56页 |
·主要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41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1-42页 |
·透明隔热涂层的制备工艺 | 第42页 |
·隔热涂膜性能测试方法 | 第42-46页 |
·涂膜基本机械性能的测定 | 第42-44页 |
·涂膜硬度的测定 | 第42页 |
·涂膜附着力的测定 | 第42-43页 |
·涂膜的耐磨性能测试 | 第43-44页 |
·隔热涂料隔热效果的表征 | 第44-45页 |
·涂膜光学性能的测定 | 第44页 |
·隔热性能的测试 | 第44-45页 |
·涂膜表面微观结构的研究 | 第45页 |
·涂膜吸水率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2页 |
·不同纳米氧化锡锑用量对涂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46-48页 |
·不同 ATO 添加量对涂膜硬度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不同 ATO 添加量对涂膜附着力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 ATO 添加量对涂膜耐磨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不同纳米氧化锡锑用量对涂膜吸水率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固化条件对涂膜机械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测温仪探头所处位置对平衡温度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纳米氧化锡锑用量对平衡温度及可见光透过率的影响 | 第51页 |
·不同纳米氧化锡锑粒子粒径对涂膜光学性能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基本性能的测定 | 第52-56页 |
·光学性能的测试 | 第52-53页 |
·涂膜表面微观结构的表征 | 第53页 |
·透明隔热涂料基本性能检验结果 | 第53-56页 |
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