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国家法、宪法论文

1982年宪法及修改与中国的社会变迁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引言第8-11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9页
 (二) 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第10页
 (四) 创新点第10-11页
1 对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第11-21页
   ·宪法与宪法修改第11-14页
     ·宪法的概念第11-13页
     ·修宪的概念与方式第13-14页
   ·社会变迁第14-17页
     ·社会变迁的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社会变迁的分类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社会变迁的一般原因第16-17页
   ·修宪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第17-21页
     ·法与社会的关系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宪法与法的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修宪与社会变迁的关系第19-21页
2 1982年宪法的制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第21-41页
   ·1982年宪法的制定背景第21-24页
     ·从"四人帮"集团的覆灭到1978年宪法的出台第21-22页
     ·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23-24页
   ·1982年宪法的主要内容第24-26页
     ·政治方面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经济方面第25页
     ·文化方面第25-26页
   ·1982年宪法所反映的社会变迁第26-41页
     ·1982年宪法所反映的政治变迁第26-32页
     ·1982年宪法所反映的经济变迁第32-36页
     ·1982年宪法所反映的文化变迁第36-41页
3 1982年宪法的历次修改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变迁第41-56页
   ·1988年宪法修正案所反映的社会变迁第41-42页
     ·个体经济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私营经济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新经济体制要求建立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第42页
   ·1993年宪法修正案所反映的社会变迁第42-48页
     ·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建立起来第43-44页
     ·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立起来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农村经济政策改革的成果被认可第47页
     ·改革开放政策的地位被认可第47-48页
   ·1999年修正案所反映的社会变迁第48-52页
     ·邓小平理论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第48-50页
     ·依法治国的理念在中国生根发芽第50页
     ·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第50-52页
   ·2004年宪法修正案所反映的社会变迁第52-56页
     ·执政党建设有了新目标第52页
     ·人权建设有了新进展第52-54页
     ·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第54页
     ·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成为新追求第54-56页
4 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第56-63页
   ·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所带来的经济变迁第56-58页
     ·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第57-58页
   ·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所带来的政治变迁第58-60页
     ·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58-59页
     ·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公权力收缩,私权利扩张第60页
   ·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所带来的文化变迁第60-63页
     ·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第62-63页
结束语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6页
附录A第66-67页
附录B第67-69页
附录C第69-71页
附录D第71-74页
个人简历第74-75页
致谢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弱势群体权利的宪法保障
下一篇:宋代民事纠纷的官方解决程序探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