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釉 | 第9-12页 |
·釉的定义和分类 | 第9-10页 |
·釉用原料及其作用 | 第10-12页 |
·构成釉料的多元体系 | 第12页 |
·陶瓷低温快烧工艺 | 第12-14页 |
·低温快烧工艺 | 第12-13页 |
·低温快烧工艺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研究的微观理论依据 | 第14-17页 |
·玻璃态 | 第14-15页 |
·玻璃的结构 | 第15-16页 |
·构成玻璃的氧化物分类 | 第15-16页 |
·玻璃熔体的聚合结构理论 | 第16页 |
·常见玻璃类型 | 第16-17页 |
·硅酸盐玻璃 | 第16-17页 |
·硼酸盐玻璃 | 第17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的研究路线和实验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·本文研究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本文的实验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超低温釉实验 | 第20-25页 |
·超低温釉设计方法 | 第20页 |
·超低温釉的制备条件 | 第20-21页 |
·基本原料 | 第21-23页 |
·基本原料及其性质 | 第21-22页 |
·降低烧成温度所用原料的选择 | 第22页 |
·基本原料的化学组成 | 第22-23页 |
·釉料制备过程 | 第23页 |
·测试仪器与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微观性能测试仪器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宏观性能测试仪器与方法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超低温釉体系设计 | 第25-38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超低温釉体系设计方法 | 第25-32页 |
·31n~#系列实验设计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32n~#系列实验设计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33n~#系列实验设计方法 | 第30-32页 |
·ZnO对釉料烧成温度的影响 | 第32-35页 |
·ZnO对釉面吸水率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ZnO对釉面热稳定性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结论 | 第35页 |
·Na_2B_4O_7含量对釉料烧成温度的影响 | 第35-38页 |
·釉料烧成温度与Na_2B_4O_7含量的关系曲线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釉熔体高温黏度与Na_2B_4O_7含量的关系曲线分析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超低温釉烧成机理研究 | 第38-49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釉料配方 | 第38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烧成机理分析 | 第39-47页 |
·成釉降温机理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DSC-TG曲线表征分析 | 第39-43页 |
·降温机理分析 | 第43页 |
·熔融过程机理分析 | 第43-47页 |
·釉料焙烧过程的XRD表征 | 第43-45页 |
·拉曼光谱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矿物熔融反应机理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超低温釉烧成制度研究 | 第49-57页 |
·引言 | 第4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烧制过程中的速率曲线研究 | 第50-56页 |
·升温速率 | 第50-53页 |
·不同温度焙烧下釉面SEM表征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升温速率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胚釉断面的SEM表征 | 第52-53页 |
·降温速率 | 第53-56页 |
·不同降温速率釉层XRD表征 | 第53-54页 |
·不同降温速率釉层SEM表征 | 第54页 |
·降温析晶机理 | 第54-55页 |
·不同降温速率对釉面质量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烧制过程中的速率曲线 | 第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主要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