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目录 | 第1-7页 |
图目录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的发展 | 第10-12页 |
·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可用带宽度量算法研究 | 第14-23页 |
·相关概念介绍 | 第14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分类 | 第14-18页 |
·基于运行模式的可用带宽度量 | 第15页 |
·基于路径特性的可用带宽度量 | 第15-16页 |
·基于度量模型的可用带宽度量 | 第16-17页 |
·基于算法原理的可用带宽度量 | 第17-18页 |
·典型可用带宽度量算法研究 | 第18-21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算法评估和设计、改进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算法评估方法及其主要问题 | 第21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算法设计和改进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可用带宽度量算法评估 | 第23-35页 |
·端对端路径可用带宽度量环境 | 第23-24页 |
·探测输入输出理论 | 第24-31页 |
·基于FCT的探测输入输出分析 | 第24-29页 |
·基于NFCT的探测输入输出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偏差分析及其解决方案 | 第31-32页 |
·偏差表达式 | 第31-32页 |
·偏差分析和解决方案 | 第32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算法评估建模-层次模型 | 第32-34页 |
·模型设计 | 第32-33页 |
·实施方案 | 第33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PGM模型典型算法评估和改进 | 第35-57页 |
·非等长包对探测理论 | 第35-41页 |
·探测输出表达式 | 第35页 |
·基于包对数学关系的探测输出解析 | 第35-36页 |
·非等长包对探测结构设计及其应用 | 第36-39页 |
·间隔保持和背靠背传输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Spruce评估和改进 | 第41-48页 |
·Spruce算法评估 | 第41-44页 |
·Spruce算法改进 | 第44-48页 |
·IGI评估和改进 | 第48-56页 |
·IGI算法评估 | 第48-52页 |
·IGI算法改进 | 第52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基于混合模型的可用带宽度量方法HM-ABM | 第57-65页 |
·PRM模型典型算法评估 | 第57-58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混合模型算法HM-ABM | 第58-64页 |
·可用带宽度量混合模型 | 第58-59页 |
·基于混合模型实现的HM-ABM算法 | 第59-6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实验论证 | 第65-80页 |
·背景流量的研究和生成 | 第65页 |
·IGI的改进算法仿真实验 | 第65-66页 |
·Spruce的改进算法仿真实验 | 第66-68页 |
·HM-ABM实验和分析 | 第68-79页 |
·仿真实验 | 第68-74页 |
·实验网测试 | 第74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80-82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0页 |
·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