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3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内容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| ·主要内容 | 第13页 |
| 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15页 |
|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评述 | 第15-25页 |
| ·低碳经济研究进展及评述 | 第15-23页 |
| ·国内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| ·国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| ·低碳经济研究评述 | 第22-23页 |
| ·低碳旅游研究进展及评述 | 第23-25页 |
| ·国内低碳旅游研究进展 | 第23-24页 |
| ·国外低碳旅游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| ·低碳旅游研究评述 | 第25页 |
| 3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25-32页 |
| ·基础概念 | 第25-28页 |
| ·低碳 | 第25-26页 |
| ·碳中和(carbon-neutral) | 第26页 |
| ·碳汇 | 第26-27页 |
| ·碳交易 | 第27页 |
| ·碳税 | 第27-28页 |
| ·CDM(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) | 第28页 |
| ·基础理论 | 第28-32页 |
| ·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8-30页 |
| ·生态足迹理论 | 第30页 |
| ·循环经济理论 | 第30-31页 |
| ·脱钩理论 | 第31-32页 |
| 4 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研究 | 第32-42页 |
| ·低碳旅游的定义 | 第32-35页 |
| ·低碳旅游的内涵 | 第32-33页 |
| ·低碳旅游的外延 | 第33-35页 |
| ·其他重要概念 | 第35-36页 |
| ·低碳旅游者 | 第35页 |
| ·低碳旅游产品 | 第35-36页 |
| ·低碳景区(点) | 第36页 |
| ·低碳旅游目的地 | 第36页 |
| ·低碳旅游基本概念体系“网状”图 | 第36-37页 |
| ·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的逻辑辨析 | 第37-40页 |
| ·相同点 | 第38-39页 |
| ·不同点 | 第39-40页 |
| ·低碳旅游的原则与思路 | 第40-42页 |
| ·总体原则 | 第40页 |
| ·发展思路 | 第40-42页 |
| 5 低碳旅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| 第42-50页 |
| ·低碳旅游的必要性研究 | 第42-47页 |
| ·世界层面——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 | 第42-44页 |
| ·国家层面—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| 第44-46页 |
| ·产业层面——旅游业碳排放不可忽视 | 第46-47页 |
| ·低碳旅游的可行性研究 | 第47-50页 |
| ·旅游者——形式多样,简便易行 | 第48-49页 |
| ·旅游企业——缩减能耗,降低成本 | 第49页 |
| ·国家发展——舆论工具,政治资本 | 第49-50页 |
| 6 旅游业碳足迹定量研究 | 第50-56页 |
| ·碳足迹及旅游业碳足迹 | 第50页 |
| ·旅游业碳足迹定量方法 | 第50-55页 |
| ·旅游业碳足迹主体的确定 | 第55-56页 |
| 7 旅游业碳减排对策研究 | 第56-66页 |
| ·总体对策框架 | 第56-57页 |
| ·优化旅游业能源利用 | 第57-65页 |
| ·减少传统能源消耗 | 第57-58页 |
| ·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| 第58-63页 |
| ·提高能源利用率 | 第63-65页 |
| ·实施旅游业碳中和 | 第65-66页 |
| 8 结语 | 第66-68页 |
| ·结论 | 第66-67页 |
| ·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67-68页 |
| 科研成果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4页 |
| 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