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3页 |
一、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概述 | 第13-20页 |
(一) 反垄断法实施机制概述 | 第13-16页 |
1. 反垄断法的宗旨 | 第13-14页 |
2. 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 | 第14-16页 |
(二)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1.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的特征 | 第17-18页 |
(三)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8-20页 |
1.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产生 | 第18-19页 |
2. 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二、反垄断法私人诉讼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3页 |
(一) 法理学基础 | 第20-21页 |
(二) 政治经济学基础 | 第21-22页 |
(三) 法经济学基础 | 第22页 |
(四) 社会学基础 | 第22-23页 |
三、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考察 | 第23-46页 |
(一) 美国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 | 第23-29页 |
1. 美国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2. 美国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具体考察 | 第24-29页 |
(二) 欧盟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| 第29-33页 |
1. 欧盟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现状 | 第29-31页 |
2. 欧盟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特色 | 第31-33页 |
(三) 日本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| 第33-37页 |
1. 早期发展 | 第33-34页 |
2.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新发展 | 第34-35页 |
3. 日本反垄断法私人诉讼的特点 | 第35-37页 |
(三) 我国台湾地区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| 第37-38页 |
(四) 加拿大的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| 第38-39页 |
(五)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 | 第39-40页 |
1. 乌克兰 | 第39-40页 |
2. 津巴布韦 | 第40页 |
(六) 对于以上国家和地区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总结 | 第40-46页 |
1. 管辖权的分配 | 第40-41页 |
2. 原告主体资格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3. 诉讼请求内容 | 第43-44页 |
4. 诉讼模式 | 第44-45页 |
5. 其他问题 | 第45-46页 |
四、我国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完善 | 第46-56页 |
(一)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现状 | 第46-47页 |
(二) 在我国建立完善的反垄断法私人诉讼制度的重要性 | 第47-50页 |
1. 节约公共执法资源 | 第48-49页 |
2. 弥补和促进反垄断法的公共实施 | 第49页 |
3. 有利于矫正正义的实现 | 第49页 |
4. 有利于培育和发展市场竞争文化 | 第49-50页 |
5. 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| 第50页 |
(三) 完善我国反垄断私人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50-56页 |
1. 确立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“直接诉讼模式” | 第50-51页 |
2. 扩大和明确原告主体资格 | 第51-53页 |
3. 确立以双倍损害赔偿为主的民事救济方式 | 第53-55页 |
4. 证明责任和诉讼费用的承担 | 第55页 |
5. 反垄断主管机关对私人诉讼的帮助措施 | 第55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