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5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15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5 可能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1.5.1 可能创新之处 | 第16页 |
1.5.2 不足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22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页 |
2.1.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 | 第17页 |
2.1.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| 第17页 |
2.2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类 | 第17-19页 |
2.2.1 按风险的不确定性划分 | 第17-18页 |
2.2.2 按贷款五级分类法划分 | 第18-19页 |
2.3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2.3.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9页 |
2.3.2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3.3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 | 第20页 |
2.3.4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0-22页 |
第3章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及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2页 |
3.1 A农村商业银行运营现状分析 | 第22-24页 |
3.1.1 服务“三农”情况 | 第22-23页 |
3.1.2 资产负债情况 | 第23-24页 |
3.1.3 盈利情况 | 第24页 |
3.2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分析 | 第24-29页 |
3.2.1 不良贷款总体情况分析 | 第24-26页 |
3.2.2 基于贷款期限结构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.3 基于贷款行业分布的现状分析 | 第28页 |
3.2.4 基于信贷风险集中度的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2页 |
3.3.1 信贷风险管理不独立 | 第30页 |
3.3.2 贷款行业集中度过高 | 第30页 |
3.3.3 信贷风险管理不严格 | 第30-31页 |
3.3.4 信贷资产结构不合理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A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1 信贷风险管理意识薄弱及手段落后 | 第32-33页 |
4.2 信贷管理机制不健全,信贷操作不规范 | 第33页 |
4.3 信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缺失 | 第33-34页 |
4.3.1 对信贷管理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 | 第33-34页 |
4.3.2 内部组织结构不科学、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不够 | 第34页 |
4.3.3 内部控制缺乏有效性和独立性 | 第34页 |
4.4 信贷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| 第34-35页 |
4.5 信用体系不健全 | 第35-36页 |
第5章 加强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| 第36-45页 |
5.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| 第36-37页 |
5.1.1 完善A农村商业银行董事会制度 | 第36页 |
5.1.2 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制约作用 | 第36-37页 |
5.1.3 健全信贷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| 第37页 |
5.2 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,规范信贷操作规程 | 第37-40页 |
5.2.1 立足“五个加强”强化信贷基础管理 | 第37-39页 |
5.2.2 健全“四个体系”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| 第39-40页 |
5.3 建立一套科学、完善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| 第40-41页 |
5.3.1 制定完善的风险预警制度办法 | 第40页 |
5.3.2 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信贷风险预警数据库 | 第40-41页 |
5.3.3 建立一套综合性风险的指标体系 | 第41页 |
5.3.4 建立一支风险预警工作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| 第41页 |
5.4 优化贷款结构 | 第41-42页 |
5.4.1 严格贷款担保,加强不良货款清收 | 第41-42页 |
5.4.2 优化信贷资产结构 | 第42页 |
5.5 加强信贷人员队伍和信贷文化建设 | 第42-43页 |
5.5.1 加大高素质人才引进力度 | 第42页 |
5.5.2 提升信贷人员风险管理意识 | 第42-43页 |
5.5.3 加强信贷人员业务知识培训 | 第43页 |
5.6 建立有效的信贷风险识别和评价体系 | 第43-45页 |
5.6.1 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意识 | 第43页 |
5.6.2 提高信贷风险的测量和识别水平 | 第43页 |
5.6.3 完善财务分析体系 | 第43-45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