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5-22页 |
1.1 酵素的定义 | 第15页 |
1.2 酵素的分类 | 第15-16页 |
1.3 食用酵素研究进展 | 第16-19页 |
1.3.1 微生物发酵产酵素的机理 | 第16页 |
1.3.2 食用酵素的定义 | 第16页 |
1.3.3 食用酵素研究进展 | 第16页 |
1.3.4 食用酵素发酵菌种 | 第16-17页 |
1.3.5 食用酵素发酵工艺 | 第17页 |
1.3.6 食用酵素的功能活性 | 第17-19页 |
1.4 石斛简介 | 第19-20页 |
1.4.1 石斛的定义 | 第19页 |
1.4.2 石斛的分类 | 第19页 |
1.4.3 石斛在药品、食品使用上的功能性 | 第19-20页 |
1.4.4 石斛加工方式、产品类型 | 第20页 |
1.5 本文研究目的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石斛酵素发酵菌种筛选 | 第22-29页 |
2.0 引言 | 第22页 |
2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2页 |
2.1.2 培养基 | 第22页 |
2.1.3 主要试剂 | 第22-23页 |
2.1.4 主要仪器 | 第2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3-25页 |
2.2.1 石斛鲜条预处理 | 第23页 |
2.2.2 发酵剂制备 | 第23页 |
2.2.3 石斛鲜条灭菌方法选择 | 第23页 |
2.2.4 石斛酵素发酵菌种筛选 | 第23-24页 |
2.2.5 抗氧化能力测定 | 第24-25页 |
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3.1 石斛鲜条灭菌方法比较 | 第25-26页 |
2.3.2 四种抗氧化能力比较 | 第26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石斛酵素发酵过程功能活性动态变化 | 第29-46页 |
3.0 引言 | 第29页 |
3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3.1.1 石斛鲜条发酵 | 第29页 |
3.1.2 试剂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0-36页 |
3.2.1 石斛酵素发酵过程四种抗氧化能力变化趋势 | 第30页 |
3.2.2 石斛酵素发酵过程功能性酶活测定 | 第30-34页 |
3.2.3 总糖、总酚、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| 第34-36页 |
3.2.4 石斛酵素发酵液pH及活菌数的测定 | 第36页 |
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45页 |
3.3.1 四种抗氧化能力的结果与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3.1.1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| 第36-37页 |
3.3.1.2 DPPH自由基清除率 | 第37页 |
3.3.1.3 ABTS自由基清除率 | 第37-38页 |
3.3.1.4 还原力测定 | 第38页 |
3.3.2 四种功能酶活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8-41页 |
3.3.2.1 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 | 第38-39页 |
3.3.2.2 蛋白酶酶活测定 | 第39-40页 |
3.3.2.3 淀粉酶酶活测定 | 第40页 |
3.3.2.4 脂肪酶酶活测定 | 第40-41页 |
3.3.3 总糖、总酚、总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41-44页 |
3.3.3.1 总糖含量测定 | 第41-42页 |
3.3.3.2 总酚含量测定 | 第42页 |
3.3.3.3 总氨基酸含量测定 | 第42-44页 |
3.3.4 石斛酵素pH值及活菌数测定 | 第44-45页 |
3.3.4.1 pH值测定 | 第44页 |
3.3.4.2 活菌数测定 | 第44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3.4.1 石斛酵素抗氧化能力动态检测小结 | 第45页 |
3.4.2 石斛酵素酶活动态检测小结 | 第45页 |
3.4.3 总糖、总酚、总氨基酸含量测定小结 | 第45页 |
3.4.4 pH值和活菌数测定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石斛酵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| 第46-55页 |
4.0 引言 | 第46页 |
4.1 材料与仪器 | 第46-47页 |
4.1.1 原材料与培养基 | 第46页 |
4.1.2 仪器与试剂 | 第46-47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7页 |
4.2.1 原材料处理与种子培养基 | 第47页 |
4.2.2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测定 | 第47页 |
4.2.3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发酵条件优化 | 第47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7-54页 |
4.3.1 碳源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4.3.2 单因素实验 | 第48-51页 |
4.3.2.1 蔗糖浓度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4.3.2.2 菌种之间配比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49页 |
4.3.2.3 发酵温度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4.3.2.4 接种量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50页 |
4.3.2.5 料液比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3.3 响应面优化实验 | 第51-54页 |
4.3.3.1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 | 第51页 |
4.3.3.2 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3.3.3 各因素对石斛酵素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4.3.3.4 响应面优化结果验证 | 第5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石斛酵素品质及性能评价 | 第55-60页 |
5.0 前言 | 第55页 |
5.1 材料与仪器 | 第55页 |
5.1.1 材料 | 第55页 |
5.1.2 仪器与试剂 | 第55页 |
5.2 实验方法 | 第55-57页 |
5.2.1 石斛酵素终产品的制备 | 第55-56页 |
5.2.2 石斛酵素感官评价 | 第56-57页 |
5.2.2.1 石斛酵素因素集和评语集 | 第56页 |
5.2.2.2 权重确定 | 第56-57页 |
5.2.3 不同贮藏条件石斛酵素抗氧化性变化 | 第57页 |
5.2.3.1 羟基自由基清除率 | 第57页 |
5.2.3.2 DPPH自由基清除率 | 第57页 |
5.2.3.3 ABTS自由基清除率 | 第57页 |
5.2.3.4 还原力 | 第57页 |
5.2.4 石斛酵素抑菌性测定 | 第57页 |
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3.1 石斛酵素感官评价 | 第57页 |
5.3.2 石斛酵素不同贮藏条件下抗氧化性变化 | 第57-59页 |
5.3.3 石斛酵素抑菌性测定 | 第59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60-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