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14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智能机器人发展简史 | 第9-10页 |
1.2.2 传统变电站巡检的弊端以及新型变电站巡检方式的提出 | 第10-12页 |
1.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500kV东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相关基础设计 | 第14-27页 |
2.1 500kV东台变电站 | 第14页 |
2.2 500kV东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功能设计 | 第14-16页 |
2.3 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系统架构 | 第16页 |
2.4 500kV东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基础工程设计 | 第16-27页 |
2.4.1 充电室安装 | 第17-18页 |
2.4.2 专用通道浇筑 | 第18-20页 |
2.4.3 磁轨道铺设 | 第20-22页 |
2.4.4 RFID埋设 | 第22页 |
2.4.5 辅助设备安装 | 第22-27页 |
第三章 500kV东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监控系统的设计 | 第27-33页 |
3.1 上位机安装 | 第27页 |
3.2 智能巡检机器人监控系统的设计 | 第27-31页 |
3.2.1 总体设计原则 | 第28-29页 |
3.2.2 智能巡检机器人监控系统功能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3 信息安全的设计 | 第31-33页 |
3.3.1 设计原则 | 第31页 |
3.3.2 系统数据传输安全防护 | 第31页 |
3.3.3 数据交换安全防护 | 第31页 |
3.3.4 应用系统安全防护 | 第31-32页 |
3.3.5 视频传输安全防护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500kV东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| 第33-36页 |
4.1 常用传感器技术 | 第33页 |
4.1.1 红外传感器 | 第33页 |
4.1.2 可见光图像传感器 | 第33页 |
4.2 模拟仪表读取技术 | 第33-34页 |
4.3 巡检路径导航技术 | 第34-35页 |
4.4 巡检机器人通讯技术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500kV东台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的应用研究 | 第36-46页 |
5.1 相关规定及现场实现情况 | 第36-37页 |
5.2 发现设备故障实际案例分析 | 第37-42页 |
5.2.1 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发现500kV东台变电站 | 第37-39页 |
5.2.2 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发现东台500kV变电站 | 第39-41页 |
5.2.3 智能巡检机器人巡检发现 | 第41-42页 |
5.3 机器人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| 第42-43页 |
5.4 机器人巡检系统发生的故障及解决措施 | 第43-44页 |
5.4.1 人为事故 | 第43页 |
5.4.2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软件故障 | 第43-44页 |
5.4.3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硬件故障 | 第44页 |
5.5 机器人巡检系统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5.1 减轻日常运维人员一次设备巡视工作量 | 第45页 |
5.5.2 在较为恶劣的天气下能替代运维人员进行特巡工作 | 第45页 |
5.5.3 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成为公司无人值守变电站工作的亮点 | 第45-46页 |
第六章 激光导航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应用 | 第46-50页 |
6.1 激光导航智能巡检机器人特点 | 第46-47页 |
6.2 500kV东台变电站传统巡检机器人改造成激光机器人的方案 | 第47-49页 |
6.2.1 绘制激光地图 | 第47-48页 |
6.2.2 定位点的设定 | 第48页 |
6.2.3 可通行道路的设置 | 第48-49页 |
6.3 激光巡检机器人的实际应用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