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对象与方法 | 第13-16页 |
2.1 一般资料 | 第13-14页 |
2.1.1 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2.1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2.2 治疗、疗效标准 | 第14-15页 |
2.3 病例随访 | 第15页 |
2.4 统计分析 | 第15-16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16-29页 |
3.1 AML患者异常基因检测结果 | 第16-17页 |
3.2 AML异常基因在FAB分型中分布特点 | 第17-18页 |
3.3 常见异常融合基因亚型在AML特点 | 第18-23页 |
3.3.1 AML1/ETO表达特点与预后分析 | 第18-20页 |
3.3.2 EVI表达特点与预后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3.3 HOX11表达特点与预后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3.4 MLL相关融合基因表达特点与预后分析 | 第22-23页 |
3.3.5 CBFβ/MYH11MLL表达特点与预后分析 | 第23页 |
3.4 AML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| 第23-27页 |
3.4.1 FLT3/ITD突变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3.4.2 NPM1突变及意义 | 第24-26页 |
3.4.3 CEBPA突变及意义 | 第26-27页 |
3.5 造血干细胞移植与AML的预后 | 第27-29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29-35页 |
4.1 AML融合基因异常表达及意义 | 第29-32页 |
4.1.1 AML1/ETO基因表达及意义 | 第29-30页 |
4.1.2 EVI1的表达及意义 | 第30-31页 |
4.1.3 MLL相关基因表达及意义 | 第31页 |
4.1.4 HOX11表达及意义 | 第31-32页 |
4.1.5 CBFβ/MYH11表达及意义 | 第32页 |
4.2 AML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 | 第32-34页 |
4.2.1 FLT3/ITD基因突变及意义 | 第32-33页 |
4.2.2 NPM1基因突变及意义 | 第33页 |
4.2.3 CEBPA突变及意义 | 第33-34页 |
4.3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AML治疗中的有效性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5-36页 |
5.1 结论 | 第35页 |
5.2 展望 | 第35-36页 |
致谢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综述 | 第40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