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前言 | 第8-19页 |
1.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分布式控制系统综述 | 第9-10页 |
1.2.1 分布式控制系统 | 第9页 |
1.2.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 | 第9-10页 |
1.2.3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| 第10页 |
1.3 DCS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0-17页 |
1.3.1 DCS与PLC控制系统相结合 | 第10-11页 |
1.3.2 DCS与现场总线技术的结合 | 第11-14页 |
1.3.3 DCS与工业以太网相结合 | 第14-16页 |
1.3.4 DCS与单片机技术相结合 | 第16页 |
1.3.5 DCS与先进控制技术相结合 | 第16-17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7-18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18-19页 |
2 系统总体结构 | 第19-28页 |
2.1 系统改造现场状况 | 第19-20页 |
2.2 智能安全故障预警及综合节能增效控制系统 | 第20-27页 |
2.2.1 智能安全故障预警及综合节能增效控制系统优势 | 第20页 |
2.2.2 第四循环水系统机械冷却塔风机(1 | 第20-23页 |
2.2.3 第四循环水系统机械冷却塔风机(5 | 第23-24页 |
2.2.4 第四循环水系统冷却塔风机(1 | 第24-25页 |
2.2.5 冷却塔风机智能安全故障预警总体控制方案 | 第25-27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3 PLC实时监控预警系统设计 | 第28-42页 |
3.1 综合监控系统设计 | 第28页 |
3.2 硬件扫描周期 | 第28-29页 |
3.2.1 PLC扫描周期 | 第28-29页 |
3.3 轴运行状态实时监控系统 | 第29-34页 |
3.3.1 时间差值监测法 | 第30-31页 |
3.3.2 数值监测法 | 第31页 |
3.3.3 旋转监测法一 | 第31-33页 |
3.3.4 旋转监测法二 | 第33-34页 |
3.4 叶片运行状态阈值自适应实时监控系统 | 第34-37页 |
3.5 齿轮箱油温油位状态实时监控系统 | 第37-38页 |
3.6 智能启停与自动变频系统设计 | 第38-41页 |
3.6.1 风机(1 | 第38-39页 |
3.6.2 风机(5 | 第39-41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监控系统并入DCS设计 | 第42-52页 |
4.1 WEBFIELD ECS-700系统简介 | 第42-44页 |
4.1.1 系统特点 | 第42-43页 |
4.1.2 智能工厂解决方案 | 第43-44页 |
4.2 PLC与DCS扫描时间 | 第44页 |
4.2.1 PLC扫描周期 | 第44页 |
4.2.2 DCS扫描周期 | 第44页 |
4.3 PLC通信协议支持类型 | 第44-45页 |
4.3.1 PPI协议 | 第44-45页 |
4.3.2 自由口通信 | 第45页 |
4.4 PLC监控系统并入DCS设计 | 第45-51页 |
4.4.1 利用Modbus协议建立通讯 | 第46-48页 |
4.4.2 利用PROFIBUS协议建立通信 | 第48-5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5 PLC与DCS上位机组态 | 第52-63页 |
5.1 PLC上位机组态 | 第52-54页 |
5.2 DCS上位机组态 | 第54-62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6.1 全文总结 | 第63页 |
6.2 论文创新点 | 第63页 |
6.3 论文不足之处 | 第63页 |
6.4 展望 | 第63-65页 |
7 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1-72页 |
9 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