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城乡金融组织论文

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组建与模式研究--以安徽省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引言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界定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信贷担保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农业信贷担保第9-10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0-11页
    1.5 研究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1-12页
2 文献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2.1 信贷担保的文献综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2.2 农业信贷担保文献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5-16页
    2.3 文献评述第16-18页
3 信贷担保公司的发展阶段、主要类型及作用分析第18-26页
    3.1 信贷担保公司的发展阶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1993年-1997年:起步阶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1998年-2002年:构建阶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2003年-2008年:扶持阶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2009年-至今:规范阶段第20页
    3.2 我国信贷担保公司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政策性担保机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商业性担保机构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互助性担保机构第22-23页
    3.3 建立信贷担保公司的作用分析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信贷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平台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信贷担保公司为银行分散信贷风险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信贷担保公司的建立完善了国家金融体系建设第24-26页
4 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特殊性及组建探索第26-31页
    4.1 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特殊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政策支持方面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经营目标和风险方面第26-27页
    4.2 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组建探索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依附阶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独立运营阶段第28-29页
    4.3 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组建历程第29-31页
5 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模式及成功实践——以安徽省为例第31-36页
    5.1 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的主要模式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政府出资独立运营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农户互助合作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引入金融衍生工具的农业信贷担保模式第32-33页
    5.2 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农业信贷担保新模式——“劝耕贷”第33-34页
    5.3 “劝耕贷”农业信贷担保新模式的成功实践第34-36页
6 农业信贷担保公司组建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——以安徽省为例第36-42页
    6.1 信贷担保公司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信贷担保能力亟待增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风险管控机制亟待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人才培育体系亟待改善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外部监管体制亟待健全第39-40页
    6.2 安徽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客户发掘能力有待提高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市场化运营能力有待加强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信息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第41-42页
7 完善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模式的对策建议第42-45页
    7.1 借助金融杠杆,扩充担保资本金第42页
    7.2 建立风险救助基金,完善风险管控第42-43页
    7.3 借助“互联网+”平台,建立农担信息系统第43页
    7.4 优化人才队伍,坚持人才创新第43页
    7.5 倡导因地制宜,分层次进行模式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7.6 加快农业担保立法,提供法律支撑第44-45页
8 参考文献第45-47页
致谢第47-48页
个人简介及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与经济分析
下一篇:基于SWMM的建筑小区雨水控制利用效果评估与模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