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产品价格与市场论文

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分析与预测预警研究

摘要第8-9页
英文摘要第9-10页
1 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市场供求关系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大豆产销状况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综合预测预警研究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2-14页
2 国际国内市场大豆供求状况第14-19页
    2.1 国际市场大豆供求状况第14-15页
    2.2 国内市场大豆供给状况第15-16页
    2.3 国内市场大豆需求状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内大豆压榨需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大豆食用需求第17-1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18-19页
3 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分析第19-26页
    3.1 黑龙江大豆生产状况第19页
    3.2 黑龙江大豆销售状况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黑龙江大豆收购状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黑龙江大豆网上销售状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黑龙江大豆出口状况第22页
    3.3 黑龙江大豆生产收益状况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黑龙江大豆生产成本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黑龙江大豆平均出售价格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黑龙江大豆生产补贴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黑龙江大豆生产收益第23-2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4 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预测第26-33页
    4.1 国内大豆消费量预测第26-27页
    4.2 黑龙江大豆产量预测第27-28页
    4.3 黑龙江大豆销售状况预测第28-29页
    4.4 黑龙江大豆生产收益状况预测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现金成本预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出售价格预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现金收益预测第31-3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5 黑龙江大豆产销状况综合预警第33-47页
    5.1 预警指标体系设置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警情指标构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警源指标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警兆指标构建第34-36页
    5.2 警情指标警度确定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警度确定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警情指标得分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警情划分结果第38页
    5.3 警兆指标先导强度和先导长度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基准循环确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时差相关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先导强度和先导长度第39-40页
    5.4 警兆指标警限确定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警兆指标警限计算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预警有效性检验第41-42页
    5.5 监控预警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单指标分析预警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多指标综合预警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扩散指数预警第44-46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6 预警平台设计第47-55页
    6.1 平台需求第47-48页
    6.2 平台体系构架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网络结构设计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逻辑结构设计第49页
    6.3 平台功能设计第49-50页
    6.4 数据库设计与平台界面开发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数据库设计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平台界面开发第52-54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7 结论与建议第55-56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55页
    7.2 建议第55-56页
致谢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59页
附录第59-65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皖北地区薄壳山核桃复合模式对林分土壤特征及效益的影响
下一篇: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