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9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油基钻屑的来源及其危害 | 第14-16页 |
1.2.1 油基钻屑的来源 | 第14页 |
1.2.2 油基钻屑的组成 | 第14-16页 |
1.2.3 油基钻屑对环境的危害 | 第16页 |
1.3 国内油基钻屑排放控制标准 | 第16-18页 |
1.3.1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| 第17-18页 |
1.3.2 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 | 第18页 |
1.4 国内外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26页 |
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1.4.3 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| 第23-26页 |
1.5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6-29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6-27页 |
1.5.2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7-29页 |
第2章 页岩气开采场地油基钻屑环境风险评估 | 第29-49页 |
2.1 区域概况 | 第29-30页 |
2.1.1 地理位置 | 第29-30页 |
2.1.2 水文地质条件 | 第30页 |
2.1.3 气候、气象 | 第30页 |
2.2 油基钻屑石油类浓度 | 第30-32页 |
2.2.1 测定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2.2 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32页 |
2.3 油基钻屑石油类馏分分段相对含量 | 第32-35页 |
2.3.1 油基钻屑中石油类的GC/MS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2.3.2 分析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5页 |
2.3.3 油基钻屑石油类馏分分段相对含量 | 第35页 |
2.4 风险评估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7页 |
2.4.1 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 | 第35-42页 |
2.4.2 致癌风险和危害商 | 第42-44页 |
2.4.3 不确定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2.4.4 场地污染物修复目标值 | 第46-47页 |
2.5 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3章 我国油基钻屑及其参照控制标准环境风险评估研究 | 第49-57页 |
3.1 参照《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》的环境风险评估分析 | 第49-51页 |
3.1.1 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 | 第49页 |
3.1.2 致癌风险和危害商 | 第49-51页 |
3.1.3 控制值计算 | 第51页 |
3.2 参照《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》的环境风险评估分析.. | 第51-55页 |
3.2.1 暴露评估和毒性评估 | 第51-52页 |
3.2.2 致癌风险和危害商 | 第52-54页 |
3.2.3 控制值计算 | 第54-55页 |
3.3 风险控制值与参照控制标准值关系分析与探讨 | 第55-57页 |
第4章 页岩气油基钻屑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| 第57-67页 |
4.1 用于公路路基填料技术参数 | 第57-61页 |
4.1.1 公路路基填料的基本要求 | 第57-58页 |
4.1.2 风险评估计算结果 | 第58-61页 |
4.1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1页 |
4.2 用于油田垫井场、通井路土方技术参数 | 第61-65页 |
4.2.1 油田垫井场、通井路土方的基本要求 | 第61-62页 |
4.2.2 风险评估计算结果 | 第62-64页 |
4.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5页 |
4.3 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7-71页 |
5.1 结论 | 第67-68页 |
5.2 建议 | 第68-71页 |
致谢一 | 第71-73页 |
致谢二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专利 | 第79-81页 |
附录A《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》(HJ25.3-2014)推荐模型公式 | 第81-99页 |